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和治疗

会员25999061 26 已回复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和治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艳芹 医师 夏津县中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 51459
问题分析:一般主要表现1.感染症状,发热时最常见的症状,热型多为不规则、伴全身不适、乏力、盗汗、头痛、背痛、肌肉关节痛、进行性贫血等,有些患者出现脾大及杵状指。2.动脉栓塞及血管征象,多见脑梗塞,还有皮肤瘀点、Roth斑、Osler结节、Janewery损害。3、心脏病变,主要以杂音出现。治疗主要是早期治疗,应用足量、长疗程的杀菌剂,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据药敏实验选择抗生素,一般亚急性心内膜炎主要针对大多数链球菌的抗生素。
意见建议:有易患因素的患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在进行口腔或者上呼吸道手术时前均应在术前开始应用抗生素。
有用0
关注
杨祖晓 医师 石家庄裕华杨怀涛中西医结合诊所内科 一级乙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 3884
问题分析:你好 一般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率加快和心肌酶增高
意见建议:建议你抗菌抗病毒治疗,可以口服辅酶Q10胶囊治疗
有用0
关注
马国妹 医师 河北邢台桥东妇幼保健站妇产科
擅长:妇产科,尤其擅长擅长于妇科炎症、月经不调、不孕不育...
已帮助用户: 174720
指导意见: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还是应用抗生素,一般用药3-5天后,若体温有下降,白细胞下降,心率减慢,说明治疗有效,如经充分剂量抗生素治疗仍无效果,则需停药数天观察,再送血培养。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脾脏缩小,症状消失者,在抗生素疗程结束后的第一、第二及第六周分别作血培养,如临床未见复发,血培养阴性,则可认为治愈。本病复发率约5-10%
有用0
相关问答

亚急性感染型心肌炎时,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肠球菌、牛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自体瓣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有些是罕见的,例如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球菌是人造心脏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在静脉药物成瘾者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链球菌次之,革兰阴性杆菌及霉菌最多。具体的治疗方式需要遵医嘱,不要延误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亚急性感染性心肌炎中,最常见的是草绿色链球菌,D组溶血性链球菌(D-),其中牛链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比较常见,其它的都是罕见的。因多种传染病或微生物累积而造成的皮肤上的外伤,通常会引起暂时的菌血症。口腔外伤,多见于青霉素杆菌。胃肠道及泌尿路的感染及感染,通常会导致肠内球菌及格兰氏杆菌产生菌血症。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霉菌及其它微生物所致。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时候,要注意进行细菌培养,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对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如果使用抗生素无效,可以选择两种敏感的抗生素,例如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或者连续口服头孢曲松片进行治疗,可以对草绿色链球菌的心内膜炎有很好的疗效。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早期、稳定期应给予较高的优质蛋白质饮食,如淡水鱼和白肉类等。其有助于缓解低蛋白血症及随之引起的一些合并症。对于病情严重应摄入较少优质蛋白质饮食质。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的,则应低蛋白饮食,水肿时应进低盐饮食,一般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g为宜。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问题分析:你好,亚急性感染性的心内膜炎,主要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以出现,发热,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贫血,栓塞等问题
意见建议:这种疾病的治疗,首先要做个细菌培养,心脏彩超,然后选用敏感的抗菌素静脉滴注,控制感染,时间要长,稳定后可以对心脏的原发病积极治疗

刘祥礼主任医师内科日照市中医医院已帮助用户:58600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心血管内科方面疾病的诊治,对其他内科方面疾病也有一定独到见解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旦确诊,早期应用足量的敏感抗生素是必要的,对患者全身症状或并发症的治疗也是必要的。
近几年还有外科手术。其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靶向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前期经验用药,后期要根据致病菌来调整。
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脾脏缩小、症状消失者,在抗生素治疗结束后第1、2、6周进行血培养治疗。如果临床无复发,血培养阴性,可考虑治愈。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