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PH值7.0尿比重1.020尿糖阴性-尿胆原3.2尿潜血阴...

会员25356628 28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尿PH值7.0尿比重1.020尿糖阴性-尿胆原3.2尿潜血阴性-尿蛋白H1+尿酮体阴性-尿胆红素阴性-尿白细胞阴性-尿亚硝酸盐阴性-颜色淡黄色浊度透明尿红细胞定量9.0尿白细胞定量6.9尿上皮细胞定量4.5尿管型定量1.4?协和医院,性病检查,尿常规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尿常规能检查出来性病吗?这些正常吗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波 医师 福建省厦门湖里健民医院外科 二级乙等
擅长:少精子症,精索静脉曲张,肛瘘,早泄,阳痿,慢性细菌...
已帮助用户: 351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尿常规分析尿蛋白1+是不正常的;尿蛋白一般是肾炎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偶然也会有尿蛋白,但一般比较少,不会持续存在,尿蛋白1+虽然不多,但一直有的话,对肾功能是有损害的,要积极治疗;尿常规检查是查不出来性病的,性病有相对应的检查方法;
意见建议:建议: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增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不洁性生活,注意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必要时可行性病相关化验室检查;如果确诊性病应该早治疗,去正规医院按规范疗程处理。
有用0
关注
张金生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中医院中医科 二级乙等
擅长:中医科,
已帮助用户: 3179
问题分析:尿常规是不能检查出来性病的,尿常规检查主要是检查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意见建议:建议你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就诊,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用0
关注
赵文杰 医师 广东省南海南方门诊部外科
擅长:外科、尤其擅长前列腺炎
已帮助用户: 338
问题分析:你好,尿常规是某些性病的辅助检查手段,比如淋病,尿常规白细胞可能增高。上传的尿常规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如果绝对一点,尿中不应该出现尿蛋白。可以再复查一下。
意见建议:建议你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性病需通过检查才能得知。
有用0
相关问答

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遇到这种临床症状,最好马上去医院做血糖检查。每日任何时间血糖11,1毫摩尔/升以上和/或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以上均可诊断为糖尿病。血糖高的话,应该限制含糖食物的摄取。然后积极锻炼,多吃粗纤维食物。积极控制血糖。'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尿糖阴性不确定是不是糖尿病。
根据特殊情况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尿糖阴性,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是在肾脏出现一些疾病的时候,尿糖不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应该用血浆葡萄糖判断患者是否糖尿病,糖尿病目前的诊断标准取决于血浆葡萄糖水平,患者如有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症状,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超过7.0mmol/L,75g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超过11.1mmol/L,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超过11.1mmol/L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肾脏疾病导致尿糖阴性,我们也认为应该应对糖尿病,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必要时加药治疗。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正常人血液中的葡萄糖经过肾小球滤过后,肾小管能重吸收大部分葡萄糖,尿中葡萄糖浓度极低,表现为尿常规检查中尿糖阴性,尿糖阴性是一种正常情况。但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有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出现尿糖阳性,所以尿中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叫做肾糖阈。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尿糖阴性并不能排除糖尿病,尿糖是否阳性与肾糖阈有关。
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肾小球滤糖能力不足导致尿糖阳性。因为尿糖血糖过多,尿糖不能完全再吸收在血中,最终尿检尿糖阳性。肾糖阈值升高或降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糖阈值高尿糖阳性概率低,肾糖阈值降低尿糖阳性概率高。因此,尿糖阳性和阴性判断血糖升高是不准确的,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尿糖是尿中的糖类,主要指葡萄糖。正常人的尿糖是阴性“—”,一般血糖超过10mmol/l以上,才会出现尿糖。但出现尿糖不一定是糖尿病。出现尿糖常见于糖尿病、肾性尿糖,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妊娠性尿糖等。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医院完善检查如血糖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等,明确病因病情在医师指导下治疗处理,根据病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选择好的治疗方案,避免错过治疗时期。在饮食上要加以注意,适当控制饮食,尽量不要吃甜食,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要适当锻炼身体。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