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步态异常,行走摇摆,4岁

会员23504653 34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肌营养不良,步态异常,行走摇摆,4岁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我一个亲戚4岁患上肌营养不良,出现双肢无力,上楼困难,走路姿态像鸭步,双肢肌力明显下降等症状,后来经过"神经细胞三联疗法"的治疗,身体的各个症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好转,腿上的肌肉也恢复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出院后我应该注意做哪些锻炼方式恢复的更快呢,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骆燕宏 省中医中医科
擅长:中医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 16178
问题分析: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特点为骨骼肌进行性萎缩,肌力逐渐减退
意见建议:,最后完全丧失运动能力.主要发生于男孩;女性则为遗传基因携带者,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史.
有用0
相关问答

选择三甲医院治疗比较好。三甲医院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在高质量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承担危急重症和疑难病诊治任务,开展双向转诊。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常见的异常步态有:1.蹒跚步态,多见于驼背或渐进式肌肉萎缩;2.醉人的步态:在酗酒、小脑病、巴比妥醇中毒的情况下出现;3.偏瘫步态:出现在脑梗死的病人;4.共济性步态:出现在脊髓疾病中;5.惊慌的步态:常见于颤抖型瘫痪;6.跨门槛步态:出现在腓肠肌瘫痪;7.剪刀步:在脑部麻痹和截瘫病人中发现;8.间歇性跛行:在脊柱疾病和下肢动脉硬化中发现。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癫痫早期症状有头晕、胃部不适。突然意识丧失、倒地、头后仰、肢体强直,由于膈肌痉挛,病人发出“羊羔”样吼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暂停,持续数十秒不等。阵挛期全身肌肉有节律性抽动、常咬破舌头、口吐白沫、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一般持续1-3分钟。一般要数十分钟才能清醒,病人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全身疼痛、乏力。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神经细胞重生疗法。原理:促进新生细胞的再生,由于低频电子脉冲波持续传递到大脑,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确保大脑供氧,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促进脑神经组织细胞在短时间内恢复时间,恢复肌肉纤维。因此,该活动有效地治疗肌肉萎缩。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由遗传因素所致的。研究相继提出了血管性、神经性、肌纤维再生错乱和细胞膜缺陷等学说。细胞膜缺陷对本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三分之一新生男婴患儿是由于基因突变所引起。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肌营养不良症要进行以下检查:
1、检测血清酶:血清肌红蛋白、血清丙酮酸酶、血清肌红蛋白、血清丙酮酸酶等。
2、尿常规检查:尿中的肌肉酸会增加,而肌肉酸酐也会降低。
3、肌电图:各种类型的肌肉萎缩患者都有肌源损害的肌电学特征,其中有运动单位平均时限缩短,运动单位电位平均幅度下降,多相电位增加,重收缩时出现干扰项,运动单位范围缩小,运动单位电位下降幅度最大,还有先疝电位、正向电位等。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