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14了,舌苔老是白的,吃饭也不好,请问医生是...

会员21554338 15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孩子今年14了,舌苔老是白的,吃饭也不好,请问医生是啥病。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医生开的鸡骨草胶囊和消炎利胆片,吃了不见好。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知道是啥病,吃啥药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吴婷 长沙市中心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63495
问题分析: 你好,舌苔中医术语,是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
意见建议: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
有用0
相关问答

舌苔是白的咳嗽是上火了。舌苔白厚多半见于寒证,舌苔的厚是相对于舌苔的薄来说,反映的是疾病里证。病理因素通常是宿食、痰浊,病情相对于薄苔较重,可以由舌苔薄的疾病加重而来,演变成舌苔厚。同时可能伴有舌苔胖大,或者舌边有齿痕。是由于饮食不节,或者过食生冷,脾阳受损,脾不健运,湿浊内停所致。如果舌苔厚白而且带有咳嗽,考虑是湿热,可能是由于嗜食肥甘厚腻,或者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寒湿日久化热所致,可以伴有口苦,口干,大便秘结等症状。建议去口腔科做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来查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舌苔白和咳嗽,再进行治疗。日常饮食上太过辛辣、寒凉的食物不要吃,多吃温和、易消化的食物。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通常情况下,幼儿舌苔白的原因是脾胃虚弱或者受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脾胃虚弱,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舌苔白,多伴有腹泻、食欲下降、挑食、大便有酸臭味等症状,应调整饮食,少食多餐,可给予与口服妈咪爱、小儿健脾散进行调节,同时给孩子顺时针按摩腹部。
2、受凉,当幼儿受到风寒,也会引起舌苔白,常伴有鼻塞、流清鼻涕,应注意给宝宝保暖,避免着凉。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有舌苔的原因是奶的残留附在了舌头上或者是口腔黏膜上,形成一层淡淡的白色物质。如果宝宝只喝奶而没有喝水,这层白色的物质会更加明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奶垢。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鹅口疮。宝宝会因为食物不洁而导致舌头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长出一块块白色的物质。此时用沾水的纱布并不能轻松的擦拭掉,要及时的带宝宝就医,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情况。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小儿出现舌苔厚白的情况,多见于胃肠积滞。此外,孩子还会出现食欲减退、手足心热、睡眠不安、大便不调等情况。大便不调的主要症状有:大便稀薄、大便稠密、或伴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选用理气消积的穴位。常用的穴位和手法如下:
1.板门穴:具有消积、调气机的功效,可以按揉或清门,每次大约200次.
2.清胃:清胃,清积火。按小儿积热的情况,推拿100~300次.
3.揉四横纹:每个穴位要达到10次以上才能达到良好的消食效果。
4.清大肠:清大肠可以很好的排出肠道中的淤积,按摩100-300次。
经上述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儿童舌苔厚腻、脾胃积滞的情况。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通常表现为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调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可采用食疗方法,按摩及耳针疗法,增强脾胃功能,避免接触感染。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跟体内缺乏营养物质也有很大的关系,应该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做个检查,确诊病因以后再对症治疗。同时也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健康,尽量让少吃多餐的习惯,这样也有利于厌食症的恢复。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