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早产1个月,月子里给她喝的是澳优早产儿奶粉.满月后看...

会员2 1 已回复
我家宝宝早产1个月,月子里给她喝的是澳优早产儿奶粉.满月后看看孩子不错,我们不懂,马上换了美赞成安婴儿A+,宝宝吃了就肚子胀,排气多,不消化,便便里面奶瓣,每天2-3次,1星期后马上再换回澳优,还是不好.经过二十天后,情况不见好转,就去看专家门诊,专家说叫我们饮食调整,吃无乳糖的S26安儿素,也没说要逐步换,又一下换了奶粉,吃了1天就出现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一天7-8次,,打电话到厂家电话咨询后就2:1的比例混合2种奶粉(澳优2,安儿素1),同时还吃了妈咪爱,吃了后胀气和排气好点了,便便质量不错,但是大便次数多,一天大概要6.7次,黄色糊状,可现在都一周了,已经逐渐改为(澳优1,安儿素2),孩子又出现胀气,大便次数和量仍较多,糊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能有什么中药调理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志强 主治医师 行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先兆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产合并感染
已帮助用户: 41716
可以,应用鸡内金散就行,同时你们也应该注意奶的稠度,温度,等这个对婴儿的影响也非常地大。
有用0
会员1397867
擅长:
我宝宝是早产40天,现在3个月了,每天吃奶粉量才达到400左右奶粉,我咨询其它同样大的宝宝,他们一天能吃800-1000,我很担心,是不是有问题,请帮助我一下,谢谢
有用0
相关问答

早产儿全母乳比较好。
不过,母乳的热量没有早产奶高,早产的前6个多月是追生期,如果体重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可以用母乳哺育。如果重量过轻的话,可以用两种母乳价奶粉来混合喂养。如果体重增加的,可以通过哺乳来帮助大脑的发展,但是如果孩子的体重比较轻,可以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来进行喂养。六个月的新生儿,一般的重量等于新生儿的出生重量再加上月龄的0.7,这是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也就是说早产儿长到六个月龄时,就应该和足月宝宝一样了。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早产儿出生时必须注意保暖,处理时动作要轻巧而迅速。受凉常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并发症,产房温度必须保持25℃左右。处理就绪后,尽快转入已调节好温度的早产儿暖箱内。等早产儿吸乳情况好了,体重已达到2300g左右,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时,可以出院。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早产儿的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
对于早产儿来说,最好是用母乳喂养,因为它富含蛋白质、必需的脂肪酸、能源、矿物质、微量元素、乳铁蛋白等多种免疫物质。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可以选择使用早产儿的配方奶粉来代替,不过要看孩子的胎龄,可以一直到40个星期,也可以一直到50个星期,直到完全的跟上生长,这个时候再进行逐步减量。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现在早产儿也是很多的,所以说平时有一些,慢性病的产妇,产前检查一定要到位,及时地检查,如果有情况,及时地纠正,及时地处理。引起早产的病因有好多种,有的时候像母亲的一些,疾病,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者说,一些早期的破水,还有胎盘早剥这样的现象,都会引起一个就是胎儿的早产。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早产儿奶粉一般是需要连续吃三个月。如果早产儿的体重达到了5公斤左右,可以逐步的用普通的配方奶粉代替早产儿奶粉。
早产儿奶粉一般是作为补充早产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奶粉,分为在医院里补充的奶粉和早产儿离开医院之后吃的奶粉。其中,在医院里吃的奶粉,需要根据医嘱控制用量,而离开医院之后吃的奶粉需要观察婴儿的身体重量,如果在5kg左右,可以选择使用常规的婴儿奶粉。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早产儿一般不会哭。如果婴儿哭了,可能是胃不舒服,也可能是肚子不够饱。如果宝宝一直在哭,家长需要找到宝宝的原因,对症治疗。但是婴儿适当地哭是有好处的。能帮助消化和促进肢体活动。如果宝宝一直在睡觉或精神喂养不良,但是病情的严重表现,所以有时要加以区分。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