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血压高,有个特点,白天不高,每到晚上7点到9点开...

会员20610329 65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我的血压高,有个特点,白天不高,每到晚上7点到9点开始逐步升高,如果不吃药,会迅速升高到高压200,低压110,,所以每当这时就赶紧吃药,吃一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一片厄贝沙坦氢噻嗪片,然后I血压开始下降到正常。这是怎么回事。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曾到医院看过,医生让吃清脑降压胶囊,一天三次每次2到4片,每天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每天一次一片,现在这样吃着,到晚上血压仍然往上升,需再吃一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才能降下来。做了肾功能检查、化验了学:血管紧张素1-2血浆肾素活性均正常。只有醛固酮一项高349.81。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知道病因,今后该怎吗办。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吴婷 长沙市中心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63495
问题分析: 您好,最好是先通过饮食调节一段时间看看,不要喝酒,平常饮食要低盐低脂,没事多运动增强体质。
意见建议:建议控制食盐量,忌食咸肉、咸菜、泥螺等;2、忌暴饮暴食、高热量食物,如猪油、奶油、巧克力、动物内脏、动物脑、动物油、蟹黄、蛋黄、白薯、干豆、油炸食物等;3、戒烟限酒,忌浓茶、咖啡和辛辣食品。
有用0
李武沛 医生会员 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98379
问题分析: 你好 高血压的定义(hypertensionhigh;bloodpressure)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目前是无法根治的,只能说从药物稳定血压,降压药一般有尼群地平、卡托普利等,饮食低盐低脂做起,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意见建议: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压平稳的药物治疗,低盐饮食,低脂肪 饮食.一定要禁烟 ,酒,避免情绪激动,服药要坚持.
有用0
关注
付瑜 黑龙江桃山林业局医院皮肤科 二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疾病
已帮助用户: 145926
问题分析: 建议低盐饮食,低脂肪饮食.一定要禁烟,酒,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有高血脂必须同时治疗啊.否则降压效果不好.在当地医生指导下选择降压药如:心痛定.最好选择缓释片如波依定或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血压更平稳.多吃些果蔬是有好处的.
意见建议:建议,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烦恼,请先到正规的医院诊断,再根据医生的知道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劳逸结合,多吃水果蔬菜,保持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血压的正常波动趋势是上午6-10点以及下午4-8点,这是一天当中血压最高的两个时间段。到了晚上相对而言,血压就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凌晨阶段,是一天当中血压最低的时候。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血压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是不同的。晚上血压高,可能是由于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与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系,比如情绪过于激动,常喝浓茶,浓咖啡。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可能是由于白天服用降压药而导致夜间血压升高。患者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夜间尽量不要进食,不要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多补充维生素。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很多因素会影响血压的,高盐饮食、心情激动,过度活动的时候都可能导致血压暂时性升高的,要远离这些不良因素,是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加休息,要保持好的心情,不要情绪激动。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焦虑症会引起高血压,不要太紧张,心烦易怒的,吃点高血压的药。保持心情愉悦是最重要的。更加不能动怒了,还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慢慢就会恢复的。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右臂的血压通常会高于左臂,有的人压差大一些,有的人小一些,两侧手臂的血压值可以相差十毫米汞柱左右都是正常现象,一般应该是早晨起来没有活动的,测量血压的值是比较准确的,平时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持清淡饮食习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夜间血压高可以服用一些药物,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以血压不断上升为主要特征,不能彻底治愈,可以服用一些药物,也可以控制饮食调理。
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在睡眠前尽量避免服用,以免造成血液凝块的生成,在晚餐之后服用的最佳时间为晚餐后半个多钟头,这个时候服用,既不会对胃部造成刺激,也不会立即入睡,建议在饭后进行运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