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氏肺囊虫肺炎请问传染吗

会员1141393 已回复
卡氏肺囊虫肺炎请问传染吗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宋现伟 主治医师 威县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擅长各种内外科疾患处理,对儿科、妇科炎症诊断均积累...
已帮助用户: 189369
指导意见:你好,是的,应该青霉素输液消炎治疗的。饮食尽可能广泛多样化,多吃高蛋白优质蛋白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有用0
关注
吕日旭 医师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大庆路企业街卫生服务站皮肤科皮肤科 一级甲等
擅长:皮肤
已帮助用户: 133056
指导意见:注意免疫抑制者与患者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对高危人群应密切注意观察。对有发生卡氏孢子虫感染危险的病人,应用药物预防,可有效地防止潜在感染转变为临床疾病和治疗后复发。喷他脒雾化吸入可作为二线预防用药
有用0
XYWY Pro 1 主治医师 内科
擅长:擅长消化道疾病的诊疗
已帮助用户: 52700
  病原是卡氏肺囊虫,发滋养体与包囊,主要存于肺内。过去认为属于原虫,最近有学者根据其超微结构和对肺囊虫核糖体RNA种系发育分析认为:肺囊虫属真菌类。1951年Vanek首次报告,在早产婴间质性浆细胞肺炎病例中查见此种卡氏肺囊虫。由于最近数十年来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化疗,本病较过去为多见。尤以近10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IDS)出现后,PCP更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美国CDC资料1981~1990年共报告AIDS患儿1200例,其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是PCP,发病率为39%,而在成人AIDS病人可高达80%。卡氏肺囊虫病主要见于五种病人:①早产婴儿和新生儿;②先天免疫缺损或继发性免疫低下的患儿;③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病人;④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⑤AIDS患儿早在五十年代,在北京曾发现少数PCP病例。八十年代中北京儿童医院曾报告16例PCP发生于白血病患儿缓解期。根据动物模型及病人观察证明PCP发生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关系至为密切,目前国外认为凡CD4(辅助性T细胞)计数≤200/mm3时发生PCP危险甚大,但此标准对小儿尤1岁内者不适用。    肉眼可见肺广泛受侵较重,质地及颜色如肝脏。肺泡内及细支气管内充满泡沫样物质是坏死虫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混合物。肺泡间隔有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以致肺泡间隔增厚,达正常的5~20倍,占据整个肺容积的3/4。包囊开始位于肺泡间隔的巨噬细胞浆内,其后含有包囊的肺泡细胞脱落,进入肺泡腔;或包囊内的子孢子增殖与成熟,包囊壁破裂后子孢子排出成为游离的滋养体进入肺泡腔。肺泡渗出物中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
有用0
关注
贺旭华 南阳理工学院外科
擅长: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
已帮助用户: 131406
指导意见:你好,恶性淋巴瘤还是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疾病,不要轻易采用偏方,中医治疗需要辨证论治,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同样的方案.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小儿卡氏肺囊虫肺炎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一、小儿卡氏肺囊虫肺炎通常是卡氏肺囊虫引起的,是一种非致病微生物,当机体免疫机能出现障碍时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小儿卡氏肺囊虫肺炎,还可能是免疫功能低下、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免疫功能低下、艾滋病、严重感染、贫血、长期营养不良、腹泻等原因引起的。
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儿去医院检查,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小儿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患者吃高优质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比较好。具体内容如下:
1.高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小儿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患者可以适量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调理,如肉、蛋、奶等,能够帮助身体修复因为疾病而损伤、消耗的组织和细胞,提高免疫力。
2.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往往胃肠道功能较差,可以吃小米粥、南瓜粥、蔬菜粥等易消化的食物进行调理,不易对胃肠道消化、吸收造成负担。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通常来说,小儿卡氏肺囊虫肺炎的高发人群是以下三种人群。
1、卡氏肺囊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间质性浆以下细胞性肺炎,常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身体体质比较虚弱的人群。
2、小儿卡氏肺囊虫肺炎的高发人群是恶性肿瘤患儿,尤其是淋巴瘤。
3、小儿卡氏肺囊虫肺炎的高发人群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儿,包括艾滋病患儿,以及先天免疫缺损、长期营养不良、严重感染、贫血患儿等。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指导意见:你好,恶性淋巴瘤还是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疾病,不要轻易采用偏方,中医治疗需要辨证论治,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同样的方案.

贺旭华外科南阳理工学院已帮助用户:131406
擅长: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

低血压,呕心干呕,低血糖症.

朱福印医师外科威县章台中心卫生院已帮助用户:261367
擅长:肾结石,早泄,椎间盘突出

指导意见:本病潜伏期为4~8周。AIDS患者的潜伏期较长,平均为6周,甚至可达1年。流行性婴儿型(经典型)流行于育婴机构。起病缓慢,先有厌食、腹泻、低热,以后逐渐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未经治疗病死率为20%~50%。儿童-成人型(现代型)起病较急,开始时干咳,迅速出现高热、气促、发绀,肺部体征甚少,可有肝脾肿大。从起病到诊断,典型的为1~2周,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者,病程短促,可于4~8天死亡。并发AIDS患者病程较为缓慢,渐进,先有体重下降、盗汗,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继而出现上述呼吸道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未经治疗者全部死于呼吸衰竭。本病症状严重,但肺部体征较少,多数患者肺部听诊无异常,部分病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刘英新医师内科威县七级中心卫生院已帮助用户:323988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面神经炎,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