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6岁,是九三年得的糖尿病,换了很多种药,一般都是...

会员19086620 56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我56岁,是九三年得的糖尿病,换了很多种药,一般都是中药,现在吃的是甘露消渴胶囊一糖康1号,可是不好用,血糖12个左右,我现在不知换什么药好,医生让我吃西药,如君力达和阿卡波糖片,请问贵人这两种药可以吃吗?对身体有没有副作用,谢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要换药不知道换什么药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赵春玲 医师 燕郊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17830
问题分析: 您好,根据您所叙述的血糖值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建议您还是住院系统调理血糖。
意见建议:因为每种降糖药物都有它的副作用,并且每个糖尿病患者对每种降糖药物的敏感性性也是不一样的。住院期间方便了解一天的血糖值的变化和您体内胰岛素功能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
有用0
关注
王勇林 齐河县潘店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肺炎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54056
问题分析: 你好:糖尿病主要是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如效果不好,可以考虑胰岛素注射。
意见建议:控制饮食,定时定量,不可太咸,少吃糖类食物,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坚持适量运动锻炼。
有用0
关注
刘明军 威县卫监督所内科
擅长:神经内科
已帮助用户: 27134
问题分析: 你好,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的疾病,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是胰岛素作用缺陷
意见建议:建议控制饮食,积极的运动和锻炼 科学的药物治疗,配合药物的使用,控制血糖的, 预防有糖尿病形成的并发症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糖尿病得病原因很复杂,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1型糖尿病主要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并且一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饮多尿,体型消瘦等症状,症状非常明显。2型糖尿病得病原因和遗传,过度肥胖,饮食不当,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系,患者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多是在出现并发症以后才检查出是糖尿病。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糖尿病是通过以下原因得的:
1、遗传因素,有些种族特别容易患糖尿病。比如印度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国人也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此外,在糖尿病的类型中,二型糖尿病与遗传密切相关。
2、是环境因素,比如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得糖尿病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此外,还与体重有关。肥胖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人。
3、生活方式,比如少运动。现在出门开车或者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在少运动的同时吃了更多种类的食物,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吸烟和饮酒过量,会导致新陈代谢异常,往往会导致糖尿病。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人得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有:
1、遗传因素,有些种族特别容易患糖尿病。比如印度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国人也容易患糖尿病。此外,在糖尿病的类型中,二型糖尿病与遗传密切相关。
2、环境因素,比如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得糖尿病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此外,还与体重有关,肥胖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人。
3、运动等生活方式减少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出开车或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吃的食物种类更多,比如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饮食,而运动量却减少。这些不健康的饮食对身体的能量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肥胖,进而引发糖尿病。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环境因素。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由于病毒感染或暴露于环境因素中的化学物质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二型糖尿病主要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肥胖等。
2.导致肝源性糖尿病或继发性糖尿病的次要原因是肝脏或胰腺疾病。
3.遗传因素。有些病人有明确的遗传原因。比如家里很多家庭成员都有糖尿病。有可能这种基因每一代都会遗传,导致易患糖尿病。
4.个体因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在某些情况下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可以报销,报销程序主要符合一般医疗保险规定。
因为糖尿病会发展成慢性疾病或严重的肾脏疾病。但是在偿还之前,要做好慢性病相关的验证。慢性病鉴定后的报销可能高于普通疾病。另外,还可以选择糖尿病中的重大疾病救济。这种报销额高可以缓解糖尿病的高住院费用和药物治疗费用。糖尿病患者平时休息,避免高糖食物,必要时在医院就诊,进一步检查血糖。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小麦对糖尿病没有治疗作用。
高血糖仍然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明确是糖尿病,就需要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适当多运动。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小麦,但用量和使用方式有限。例如小麦,如果糖尿病患者把它当主食吃,建议吃干食,不要做成粥吃。如果吃了较稀的食物,服用后更容易吸收血糖,使血糖上升较快,波动较大,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