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里有红细胞为血尿。尿液中每升混有1~2ml血时即能用肉眼辨认。血尿是泌尿系病变或外伤常见症状。
一、主因
泌尿系疾病 肾与输尿管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肿瘤、肾结石、肾盂肾炎、肾下垂、游走肾、肾内血管畸形、肾输尿管外伤等。血尿伴有绞痛多为结石,无痛多为肿瘤
膀胱 膀胱炎、结核、结石、肿瘤、异物、外伤。血尿扁平样血块,尿频、尿刀、尿痛为主要症状
尿道 尿道炎症、息肉,异物、结石、外伤。血尿细长形而鲜红色
全身疾病
血液病 坏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心内膜炎、出血性钩端螺旋体病
心血管病 高血压性肾病、肾动脉硬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判断
1.以年龄判断:新生儿多为败血症婴幼儿为先天性肾瘤、畸形,青年为急性肾炎、肾结石、肾结核,老年人为泌尿系肿瘤。
2.以疾病判断 肾小球肾炎 有感染和皮肤脓疮史,伴有浮肿、高血压、蛋白尿,肾区痛
泌尿系感染、结石 发冷、发热、尿痛、尿频、尿急、急剧肾绞痛、尿流中断等
肾肿瘤 血尿间歇,无痛性
一过性出血 服庆大霉素、磺胺类、卡那霉素、砷制剂,利福平、氨基比林等药物可使尿液变红色
3.以尿色判断:鲜红为下尿路血尿,暗红为上尿路血尿。
4.血尿部位的判断:可做三杯试验,即把一次尿分前、中、后三杯。
(1)第一杯有血尿,第二、三杯无血尿,提示血尿来自尿道炎、尿道肿瘤、结石或前列腺炎。
(2)第三杯有血尿,一、二杯无血尿,提示急性膀胱炎、膀胱肿瘤、结石、结核、前列腺或后尿道病变。
(3)第一、二、三杯都有血尿,提示病变由肾小球肾炎、输尿管膀胱炎、肾盂肾炎、肾乳头炎等引起。
三、急救
原则是血尿原因明确者针对原因治疗,原因不明者先止血。
1.出血轻与重都应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针对性治疗。
2.避免服用对泌尿系有损害药物,如磺胺类、多粘菌类、卡那霉素等。
3.出血可口服维族一素K1,10mg/次,2次/日。维生C,口服片剂0.2g/次,3次/日;针剂肌肉注射或以5~10葡萄糖稀释静脉点滴,每日0.25g~0.5g(小儿0.05~0.3g)。云南白药口服,成人0.2~0.3g,3~4次/日,2岁以上者.03g/次,2岁以上者0.03g/次,服后1日内忌食蚕豆、鱼类、酸冷等食物。
4.止痛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次。口服强痛定60mg/次,3次。日;肌肉注射剂25~100mg/次,3~4次/日。
5.避免吃刺激食物,禁洗澡,防感染。
我也来回答 修改回答 采纳为答案 我来评论 投诉 ↑回页首
回答者:刁民 级别:学者(2005-02-16 11:18:27)
尿血是指血从小便排出,尿色因而呈淡红或鲜红,有时像洗肉水样色,是老年常见病症之一。一般可见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膀胱、输尿管)结石、肾动脉栓塞、多囊肾、肾外伤、肾或膀胱肿瘤、心力衰竭引起的肾淤血、白血病、紫癜(血小板减少性或过敏性)、败血症等。
主要表现
小便中混有血液,有时可见血块,可以伴有尿痛;无尿痛的尿血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
结石可能的尿血者,小便有中断现象,改变体位后,小便又可以继续排出。
尿血还伴有尿急、尿频、尿涩或尿痛,有畏冷发热、疲乏无力、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时,可能并发其他感染了。
家庭治疗
金钱通淋口服液,每次10~12毫升,每日3次。
血尿安每次4粒,每日服3次。
知柏地黄丸每次10克,每日服2次。
滋肾止血胶囊每次4粒,每日服3次。
鲜旱莲草50克,红枣8枚,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饮汤。
金针菜煎汤代茶频饮。
保健处方
老年人平素多饮水或喝茶。当尿色深黄或尿量减少时,均提示饮水量不够,要及时补充。
发现血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食疗可以选择萝卜、藕、芹菜、海蛤、绿豆、赤豆、蔗汁等偏凉性食物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