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左胸痛加重而且发作频繁,伴有左肩及左臂疼痛,心电图结果为...

会员2 34 已回复
近来左胸痛加重而且发作频繁,伴有左肩及左臂疼痛,心电图结果为,窦性心律失常,无冠心病样心电图,请问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素云 医师 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 二级
擅长:妇科疾病的研究
已帮助用户: 134250
指导意见:胸闷”对内科医师而言,可轻可重,轻微的一般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可能致命的病症,如心肌梗塞、心绞痛、主动脉剥离、肺栓塞、气胸、上消化道破裂等。这些疾病的诊断由详细的病史询问后可做初步区分,但仍须借助西医的检查才能做出最后诊断,因此在临床上须格外谨慎小心。
有用0
中医陈主任 主任医师 甘普华健康管理中心(北京)
擅长:中医科
已帮助用户: 12445
您好:
左胸痛有很多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肌肉骨头引起的痛,通常是运动伤害或外伤所引起 的神经病,这种痛通常跟姿势有关,还有一种可能是肋膜炎(细菌性肺炎或肺结核)也会引起左胸痛,不过这种痛通常跟呼吸有关,深吸气疼痛会加剧。此外,背部长了骨刺刺激胸部神经也会引起胸部疼痛。具体可上医院检查明确。
有用0
关注
黄红远 医师 四川省雷马屏监狱医院内科
擅长: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
已帮助用户: 256102
症状比较类似心绞痛,必要时可以作个冠脉造影排除一下,而且作心电图检查时最好是在疼痛发作时作才准确。如果反复检查心脏并没有问题那说明可能是肋间神经炎。
有用0
相关问答

可以去当地三甲医院治疗窦性心律失常,这种属于心律失常。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如果说是生理性的那么不需要治疗,经过适当休息缓解就可以,如果说是病理性的,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饮食清淡,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配合中医治疗,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室上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症状如下:
室上性心律失常是由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房颤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搏的ECG表现为QRS波的提前出现,ST和T波与QRS主波的反向;阵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是:3次或更多的室性期前收缩持续发生;房颤的ECG表现为每分钟150~500次的不规则波形。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其心电图也有区别,即p-qrs波群是在p-qrs波中提前发生的,p波的形状和窦型P波并不完全相同,qrs波的形状大部分为正常。
Qrs波群的Qrs波群是早期发生的,早期无P波,Qrs波群的形状宽大变形。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临床症状是:室上性心动过速qrs波的形状是正常的,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的广度异常。
心房纤颤是一种叫做p波的信号,其被一种具有不同幅度和幅度的振动所取代。
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可以根据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是这样的,对于不齐的患者,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处理,只要是有原发性的,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
1、使用镇痛、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改善心功能、控制甲状腺亢进等诱发因素是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可以使用β受体阻断剂;
2、窦性心搏过速低于40次可观测到心率低于40次;对于窦性心动过慢患者,若不能有效地进行心脏起搏器的植入,以预防其心脏不完全,有些患者的预后较好。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窦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有:
1、日常护理:平时要注重日常的生活和情绪的调节,要有规律的饮食,要有规律的作息,不要过度劳累,要让患者在一个舒服的地方休息。如果出现胸闷、心悸、眩晕等心律失常的情况,可以选择高枕、半卧位、其他舒服的姿势,避免出现左卧的情况。
2、用药护理:用药的时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要根据使用方法,剂量,服药的时间,以及观察效果和副作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窦性心律失常很可能是长期窦性心律失常存在,很可能和个体体质有关。尽管会出现心律失常,但是这类病人很可能并不明显,通常不会造成太大不良影响。因此窦性心律失常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不过这类病人还应注意休息以免疲劳。
窦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如心肌梗死、窦房结病变等,建议及时采取诊治。
注意适当加强营养、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