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眼睛散光

会员86484198 6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关于儿童眼睛散光蒋医生您好,我家宝宝6周岁了,星期六检查出有散光ASACAXISCURVEOD+0.25-1.501OS+0.25-0.75168Pd(mm):OD19OS14Ou53我忘记问你了,现在的散光是几度呀,还有这个扩瞳的药膏是从星期一用到星期六吗,谢谢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平 主治医师 东营市人民医院五官科 三级甲等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屈光不正,斜视弱视。内外妇...
已帮助用户: 91
用散瞳孔药后,瞳孔散大,患者有怕光的感觉,看近处物体模糊不清,不过对眼睛不会造成其它伤害.对于儿童验光一般要求用阿托品散瞳,没有把握情况还是散瞳后检影验光比较准确。根据我的经验也不一定非要散瞳,多数情况下散瞳前后检影没有多少误差。根据散瞳药物不同恢复时间也不一样,阿托品作用时间要长,大概2周左右恢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儿童眼睛散光应及时就医检查,并佩戴眼镜矫正视力。
散光是一种与角膜弯曲程度相关的眼的屈光异常。当平行光射入眼睛时,因其在各个经轴上的折射率不一而无法集中到一个(聚焦)而无法构成清楚的物体,即所谓的散光。散光是由于眼睛不圆引起的,孩子的散光通常是先天性的。出现孩子出现散光超过200度时,要及时进行验光和配眼镜,避免出现弱视。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儿童散光眼可以通过佩戴框架眼镜、戴角膜接触镜、手术等方式改善。建议患者在医院详查,明确诊断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佩戴框架眼镜:七十五度以下散光,不影响看东西,可以暂时先观察。七十五度以上散光可以佩戴框架眼镜,达到治疗目的。
2.戴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能够有效的矫正散光,抑制度数发展。角膜接触镜透气性较好,对角膜的影响比较小。
3.手术:18岁以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此时屈光状态达到稳定。手术可以有效矫正散光,达到恢复视力,远离眼镜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可以眨眼睛或闭目休息,坐姿应正确舒适,避免经常性的揉眼,能够预防视力减退。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散光也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的,疾病的治疗,要看病变的程度的,病变不是很严重,先考虑-佩戴眼镜来改善的,是比较严重的屈光不正,有可能影响到视力的,要考虑做手术治疗的,需要先到眼科做局部的检查和屈光度的检查开判断的。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多数情况,散光症状非常轻微,无需治疗。如果需要治疗,治疗方法取决于散光的类型(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治疗的方法通常是佩戴矫正眼镜(有框或隐性眼镜)或激光手术。平时一定要保护好眼睛,不要过于用眼。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验光配镜后三个月或六个月就需要复查一次,按照娃娃眼睛屈光更换眼镜,串珠子也能帮助娃娃视力的恢复,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就可以,娃娃不会尤其疲劳乏力不堪。尤其注意的是弱视治疗是一个比较长久的过程,要坚持住。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幼儿期小孩会勤眨眼睛、歪头视物、眯眼视物表达视力下降,散光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发现或查出散光时及时治疗。
0-3岁是儿童的视觉发育关键期,6岁前是敏感期,12岁发育完全。散光会影响视力,导致视疲劳,还会在发育期间影响视觉发育,造成弱视、斜视。发现孩子眼睛有散光要及时矫正。3岁前双眼视觉功能没发育完全,不良视觉因素容易导致弱视,影响视觉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能重建双眼视觉功能,受损视觉功能可以恢复。3岁后视觉功能仍未完善,及时矫正也能一定程度建立双眼单视功能并发育完善,治疗效果比3岁前较弱。12岁前都有效果,发现散光及时治疗,视觉发育有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