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经常会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如果心脏停止供血,那么大脑就会出现缺血缺氧,5分钟之后,就会出现器质性的损伤,从而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在治疗上,要尽快恢复血液循环,确保大脑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高压氧,并给予依达拉奉、大剂量维生素C等清除自由基、减少脑损害的药物。另外还可以服用奥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等营养神经促进脑代谢的药物。
通常情况下,婴儿脑缺血缺氧的症状有意识状态改变、肌张力改变等。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婴儿脑缺血缺氧,症状较为多样化,包括意识状态改变,轻者可出现烦躁,重者甚至可出现嗜睡、昏迷,还会出现肌张力改变的情况,轻者可表现为兴奋,即肌张力高;重者可表现为抑制,即肌张力低的症状,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对症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心肺复苏首选药有以下这些:
1.肾上腺素,能增强心脏收缩,加快心跳,增加心排血,一次服用1mg。
2.阿托品,对迷走神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进窦房结的刺激,促进房室传导。
3.利多卡因能控制心脏的不正常,并能将粗糙的波形变为细长的波形。
4.洛贝林、尼可刹米,是一种能刺激延髓呼吸的中枢的中枢神经。
一般情况下,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2015标准,在医院外进行个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如下:第一,胸外按压,急性呼吸、心跳骤停后,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位置是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在胸骨的中下1/3的位置,按压的次数为100-120次/分钟,成人5-6cm,小孩需要胸廓的1/3。胸部按压要迅速,用力,不间断。第二,开放气道,让病人平躺,按住额头,扬起下巴,尽可能打开颈部气路,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痰液和义齿。第三,人工呼吸,以30:2的比率进行胸部按压。当实施CPR的时候,就必须主动求助,其中就有120紧急救援。在病人恢复知觉之前,必须持续地实施CPR,直至病人的意识清醒过来。
一般情况下,心肺复苏的简称是CPR,是英文心、肺、复苏首字母的缩写。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C是指胸外按压,P是指人工呼吸,R是指胸外心脏按压。心脏骤停患者在4~6分钟内出现不可逆重要器官损伤,及时CPR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做心脏按压30次就需要做2次人工呼吸。CPR不能轻易停止,要由专业人士决定是否停止。
一般情况下,小儿的心脏复苏一般都是在4cm以内。
通常,小儿的心脏复苏不能比较深。8周岁以内的孩子,一般做心脏复苏的时候要做4-5cm的深。8-18周岁的儿童,一般在5-6cm范围内,一般会随着孩子的年纪而变化,不过一般情况下,压力和呼吸的比率都会保持在30:2,没有任何规律的变化,而且每次挤压的次数为100-120次,而且不会变化。同时,在进行心肺按压的时候,要做好电除颤的准备,在完成心肺复苏后要马上进行同步电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