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在行走过程中感觉左腿不舒服休息片刻不舒服感消失近来发生...

会员2 43 已回复
三年前在行走过程中感觉左腿不舒服休息片刻不舒服感消失近来发生频次增多今年3月经检查诊断为周围神经疼服用甲谷氨一月无任何效果近来在网上看到间歇性跛行是椎管狭窄引起.请问如何确珍?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医生会员
擅长:
椎管狭窄症
【概述】

1803年Porta最先注意到椎管管径缩小是椎内神经受压的一个原因。1910年Sumita首先记载了软骨发育不育者的腰椎管狭窄症,其后Donath和Vogl相继描写了本症。1953年Schlesinger和Taverus作了比较全面的叙述。1954年Verbiest和1962年Epstenin先后提出因腰椎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所引起的神经并发症。1964年Brish和1966年Jaffe等描述了间歇性破行与椎管狭窄有关。

【诊断】

根据详细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照片及脊髓造影等不难诊断,但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鉴别。

【治疗措施】

对不典型的病例首先应采用非手术疗法,如卧床休息、牵引、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等。同时应避免着凉与过劳,以促进神经刺激之症状恢复。经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典型病例,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以全椎板截除,彻底减压为主。所谓彻底减压是指在截除椎板时不但要够高够宽,而且要解除椎体后部(椎管前部)和侧隐窝的增生骨质,以便彻底解除马尾及神经根的一切压迫。

【病因学】

发育性脊椎狭窄又称原发性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系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故椎管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一致性狭窄。椎管容量较小,所候任何诱因都可使椎管进一步狭窄,引起脊髓、马尾或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症状。如横管横断呈三叶形常可使侧隐窝狭窄。退变型椎管狭窄,又称继发性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脊椎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因脊椎有退行性病变,椎间盘萎缩吸收,椎间隙变窄,环状韧带松驰,脊椎可发生假性滑脱或增生。更由于脊椎松弛,椎板及黄韧带可由异常刺激而增厚(如椎板厚度超过5mm,黄韧带厚度超过4mm,即为不正常),硬膜外脂肪可变性、纤维化,使硬脊膜受压,引起一系列马尾及神经压迫或刺激症状。脊椎滑脱性狭窄,如病人有脊椎崩裂症或腰椎峡部不连,常可发生脊椎滑脱。当有脊椎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可使椎管进一步变窄。更由于脊椎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峡部纤维性软骨增生,更加重椎管狭窄,压迫马尾或侧隐窝内神经根,引起椎管狭窄症。医源性椎管狭窄,由于各种手术治疗的刺激,尤其是施行脊椎融合植骨术后,常可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全部椎板增厚,结果使椎管变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引起椎管狭窄症。外伤性椎管狭窄,当脊椎受到外伤时,尤其是当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压迫或刺激马尾或神经根,引起椎管狭窄症。其他骨病所致之椎管狭窄症,如畸形性骨症和氟骨症等,均可因椎体、椎板、和软组织增厚而使椎管内容减小,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引起椎管狭窄症。

【临床表现】

本症好发于40~50岁之男性,尤其是腰椎4~5和腰5骶1最多见。其主要症状是腰腿痛,常发生一侧或两侧根性放射性神经痛。严重者可引起两下肢无力,括约肌松弛、二便障碍或轻瘫。椎管狭窄症的另一主要症状是间歇性破行。多数患者当站立或行走时,腰腿痛症状加重,行走较短距离,即感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越走越重。当略蹲或稍坐后腰腿痛症状及破行缓解。引起间隙性破行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马尾或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有关。1803年Portal最先注意到椎管前后径缩小,可压迫椎管内神经。1858年Charcot认为下肢血管病变导致骨骼肌供血不足也能引起间歇性跛行,故间歇性跛行又分为神经性间歇性跛行和血管性间歇性跛行两大类。1949年Boyd指出血管性间歇性破行症仅在行走后才发生大腿或小腿肌肉痉挛性疼痛,经休息后临床症状即可减轻。而因椎管狭窄症使腰骶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又称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可由于体位的改变引起下肢放射性神经痛, 尤其是每当腰椎过伸时,腰腿疼痛症状加重。因为当腰椎过伸时,腰椎椎间隙前部增宽,后方变窄常使腰椎间盘及纤维环向椎管内突出,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也由于腰椎过伸神经根变短变粗,容易受压而产生神经根或马尾刺激症状。在背伸的同时,腰椎的黄韧带也松弛形成皱襞增厚使椎间孔变小也压迫或刺激马尾及神经根引起马尾及神经根的刺激症状。上述临床症状当腰椎前弯时,可因椎管后方的组织拉长椎管内容减小,脱出的间盘回缩等而减轻,也可于略蹲,稍坐或卧床休息而减轻。因此患腰椎管狭窄症者,往往自觉症状较多,较重,而阳性体征则较少。因为病人于卧床检查时其临床体征或已缓解,或已消失之故。临床常见的体征除腰部前屈时症状减轻,与腰椎背伸时腰腿痛症状加重外,还常有直腿抬高阳性或阴性,往往两侧相同,下肢知觉异常或减退。两腿无力,膝跟腱反射不正常及括约肌无力,二便障碍等。

椎管的测量:1975~1977年Verbiest根据椎管中央矢状径(m-s径)和椎管椣径的测量将椎管狭窄分为三型:

1.绝对型 即椎管的中央矢状径小于或等于10mm者,为绝对型椎管狭窄(m-s≤10mm)。

2.相对型 即椎管的中央矢状径小于或等于10~12mm者(m-s为10~12mm)较多。

3.混合型。

总之中央矢状径(m-s径)小于11.5mm由肯定为病理现象。如腰椎管的头侧或尾侧的中央矢状径比值大于1则为异常现象(头尾正常时m-s径之比值小于)。

横径:即椎弓根最大距离,平均值为23mm。其正常值下限为13mm(X线照片为15mm)。

【辅助检查】

正位X线片常显示腰椎轻度侧弯,关节突间关节间距离变小,有退行性改变。侧位X线片显示椎管中央矢状径常小,小于15mm就说明有狭窄的可能。必要时可进行腰椎穿刺,奎肯试验,脑脊液化验,及脊髓造影。脊髓造影是诊断本症的可靠方法。正位片可清楚显示硬脊膜腔的大小,如出现有条纹状或须根状阴影,表示马尾神经根有受压现象,或全梗阻,如影柱呈节段性狭窄或中断,表示为多发性或全梗阻。

CT、MRI检查:鞘膜囊和骨性椎二者大小比例改变,鞘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硬膜外脂肪消失或减少,关节突肥大使侧隐窝和椎管变窄,三叶状椎管,弓间韧带、后纵韧带肥厚。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蛋白可有不同程度增高。
有用0
相关问答

周围神经病感觉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的缺失,异常,出现灼痛、刺痛、过敏。感觉性的共济失调,病人会有实体感的缺乏运动障碍,包括运动神经的刺激和麻痹症状。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的震颤,肌纤维的挛缩、痛性痉挛,肌力的减退或者丧失、肌肉萎缩都属于运动神经的麻痹症状。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症状表现为感觉受损、运动受损的症状,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感觉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感觉缺失、疼痛。运动的功能障碍,包括运动神经的刺激性症状和麻痹症状,刺激性症状主要表现为肌束震颤、肌纤维震颤、疼性痉挛。麻痹症状主要是肢体肌力的降低和丧失,有肌萎缩。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周围神经病变,经过积极的治疗是可以恢复的,很多周围神经病都是由于神经的卡压,压迫,药物不良反应,中毒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性疾病,肿瘤,营养障碍,代谢异常等相关因素导致。所以针对周围神经病,首先要积极的寻找相关的病因,同时给予一些神经营养药物,经过详细的用药,病人的症状会逐渐的改善。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糖尿病性神经炎应积极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以用口服降糖药,也可以用注射胰岛素。
此外,还需要使用口服药物调节血脂和血压,戒烟。此外,由于糖尿病性神经炎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可以使用抗氧化应激药物,如口服或静脉注射硫辛酸,以及改善神经营养功能的药物,如甲钴胺,这是一种营养神经的药物和改善神经微循环的药物。主要有血管扩张剂,如Silo唑类,能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也可以口服。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机制非常多样,可以和很多药物联用。如果有严重的糖尿病性神经炎引起的疼痛,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以使用止痛药物进行分级治疗,还有静脉用药辅助口服用药。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患有周围神经炎,首先要确定具体的病因,需要排除,是由于感染,或者是糖尿病等原因导致的。如果确定诊断为周围神经炎症,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通过用药治疗应该是可以缓解,有部分是可以完全治愈,但是治疗的时间周期要长一些。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神经系统分为两部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同时脊髓有31对脊神经和12对颅神经,其均属于周围神经,颅神经有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等,亦属于周围神经。周围神经病变,是指31对脊神经或12对颅神经出现病变,主要可能是脱髓鞘改变。髓鞘在周围神经外面,是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膜,如果感染、缺血或受压迫,则可能脱落,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