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需要对症治疗。发作时避免声光的刺激,用防止呕吐制剂。然后还需要服用利尿及脱水的药物。血管扩张的药物,也可以加用激素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如效果不佳亦可考虑手术治疗来治疗这种疾病。
常见的造成眩晕的原因主要有体位性低血压、贫血、颈椎疾病、颅脑占位等,应及时到正规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平时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
头部有些眩晕需要进行头颅CT平扫、头颅磁共振平扫以及血管成像、头颈部CTA检查。外周性眩晕患者的眩晕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眩晕程度比中枢性眩晕重,常会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没有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病人需要进行前庭功能检查以及耳科检查,包括眼震电图、甩头试验、双温试验以及电测听和中耳分析等。
良性发作性局部性眩晕属于内耳的一种机制病。约百分之20的人有头晕症状,其中约有半数是由于该病。虽然是耳科疾病,但多发生在神经内科,常被误诊为颈椎动脉供血不足和头昏。分别是:
1、潜伏期:在头部位置发生变化后1至4秒内不会出现眩晕状态。
2、旋转:患者在转动或闭上眼睛时,有明显的旋转感觉。
3、短暂:晕眩效果持续1分钟。
4、转换:将头重新摆回去,会造成眩晕。
5、疲倦:头位调整后,眩晕会逐渐消失。
眩晕症是患者自身空间定位、感觉障碍性的疾病,一般而言,眩晕症是不严重的,经过一些积极的治疗,包括药物、耳石复位等治疗,大多数可以得到症状减轻或痊愈,少数有一些恶性疾病,如脑部肿瘤所引起的,而眩晕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相对严重。
中枢性眩晕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引起,周围性眩晕多数与耳部疾病有关,发作时多伴耳蜗症状,如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等,多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