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治疗以后可以缓解症状,但是不容易完全治疗好。不同的疾病愈后有时候也不一样,平时要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要预防感冒。一定要控制好血压,避免血压过高导致病情恶化。
心梗后心衰的治疗只能靠药物和生活习惯的调理,不能手术治疗。
心衰是因为心肌梗死后心肌坏死引起心脏泵血功能的异常,最后导致全身循环障碍。因此,心力衰竭患者在急性期必须尽早使用抗血小板和扩血管等措施来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目前只能靠药物,一是降低血压,缓解心脏泵血紧张,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二是使用抗凝类药物,以防止再次梗塞,必要时加用强心药物,以加强心脏泵血。
此外,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一般情况下,产后急性心衰多久恢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出现产后急性心衰的情况,患者平时要多休息,少过度疲劳,要有规律的生活,要有足够的睡眠和精神上的紧张。产后急性心衰一般在心内科就诊2周就可以恢复,但也有一些后遗症,病情严重时可能恢复的时间会适当延长。产后急性心衰要到心内科进行调理,主要是要有充足的营养心肌,加强心功能,康复的时机和个人的身体素质密切相关。
心力衰竭三级较难恢复。
心力衰竭一般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的症候群。该症状并非独立的病症,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一般会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1-4级。其中1级心力衰竭,患者日常的活动并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2级心力衰竭,患者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剧烈体力活动可出现气喘的现象。3级心力衰竭,患者日常活动明显受限,轻微的活动即可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此时一般较难恢复。
心梗后心衰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尤其在心梗后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打太极拳,打门球,慢走,相对是比较适合的运动。在一种恢复方式就是要按时口服预防心衰进展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