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颗粒怎么吃

会员2026175 已回复
我患泌尿系统反复感染,医生给我开了药,回到家不知道用量,想知道匹多莫德颗粒怎么吃?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擅长于对各种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疑难疾病...
儿童急性期用药:每次1袋(0.4克),每日二次(早晚各一次),共二周或遵医嘱;预防用药:每次1袋(0.4克),每日一次(早餐前),连续60天或遵医嘱;成人急性期用药:每次2袋(0.8),每日二次(早晚各一次),共二周或遵医嘱;预防用药:每次2袋(0.8克),每日一次(早餐前),连续60天或遵医嘱。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常见的如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该药说明书中有明确的用药剂量指导,家长可根据患儿情况规范用药。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为儿童设计的感冒药物,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可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鼻塞等症状。该药的说明书中对于不同体重、年龄段的患儿均有着详细的用法用量指导,半袋分隔的包装方便家长能准确、便捷地使用此药。需注意的是,孩子感冒后还可能伴随咳嗽、咳痰等症状,期间需多给孩子饮水,以缓解症状。但若症状持续,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可遵医嘱选择静则欣氨溴特罗口服溶液、一贝盐酸二氧丙嗪颗粒等儿童止咳化痰药物,有助于症状的缓解。

王志新主任医师儿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及哮喘。消化道相关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专为儿童设计的感冒药,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若符合药物适应症,根据说明书用药指导温水冲服即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品牌较多,如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该药适用于一岁以上的儿童,药物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缓解毛细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助于减轻鼻塞的症状。并且该药说明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和体重的儿童有着明确的用药指导,再加上半袋分隔包装,使用起来更方便。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儿的病情程度不同,若还伴随咳嗽、咳痰症状,建议遵医嘱选择静泽欣氨溴特罗口服溶液、一贝盐酸二氧丙嗪颗粒等药物。

王志新主任医师儿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及哮喘。消化道相关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

醋酸钙颗粒主要是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比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骨发育不良、佝偻病以及儿童、妊娠、哺乳期间妇女、绝经期间妇女、老年人补钙。对于婴儿来说每天钙的需求量至少应该在400到600毫克,需要看这个孩子的年龄多大,每天吃一包就可以了。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其适应症清热解毒,用于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症见发热,咽痛或乳蛾红肿,流涕,咳嗽,咯痰,头痛,口渴等?用法用量是开水冲服,儿童服用剂量:l~3岁每次1/3包,每日3次;3~7岁每次1/2包,每日3次;7~12岁以上每次1包,每日2次;12岁以上每次1包,每日3次。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这个是一种中药制剂,能够有效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痉挛,消除炎症性致病因子。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治疗一些颈椎病,颈型颈椎病还有一些症状比较轻的神经根颈椎病。一般是一次1到2袋,一天2次,开水冲服饭后食用。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以使用温水送服,具体分析如下: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是一种由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腹泻、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病症。二联活菌是指肠球菌和枯草杆菌,这两种细菌都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可以帮助肠道中的有益菌,抑制致病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调节肠道内菌群的平衡。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为小儿特效药,两岁及以上的小孩一次两包,一天两次,要用温水冲服,否则会影响到细菌的活性。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