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一起长期慢性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可导致各种心理、社会等健康问题,一般慢慢加剧,这类心理和健康问题是存在的:
1、抑郁与无助:抑郁反应常出现于脆性骨折之后,咳嗽可能会引起压缩性骨折,单纯日常活动引起骨折,并且限制了病人的活动,这一状况加剧了人们的无助。骨质疏松症抑郁会出现睡眠障碍和食欲减退等症状,正常的活动意志消失了,不愿参加社会交往。
2、焦虑:功能障碍、慢性疼痛等引起病人的紧张、忧虑,有的病人在处理上很茫然,阻碍社会活动发展。由于无法参与社会活动,病人常常产生挫败感,因外形变化而造成心理上的挫折,并且由于这一尴尬状态而无法承担起社会义务。
另外对疾病预后的顾虑和长期的医疗投入,都会对病人内心世界产生影响,一旦骨质疏松症发生了这样的问题,应求助于家人朋友及心理医生,以适时接受心理治疗,恢复健康。
骨质疏松症患者经常会感觉到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
腰背酸痛或者全身酸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疼痛部位,当体位改变或者久坐久立时,疼痛会加重或者活动受限。严重的时候会出现翻身、起坐、行走等出现困难,这属于慢性疼痛,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指的是非外伤或者非常轻微的外伤,又称为脆性骨折,属于低能量、非暴力骨折。出现该症状早期疼痛是非常明显的,一般会出现胸骨、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肱骨近段等多个部位。
一般女性骨质疏松症状有腰痛、腿疼等。
腰腿疼是女性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老年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主要表现是腰背部的疼痛,如果长期坐着、弯腰、大便用力等都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加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这种情况下,骨折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有一定的几率出现骨折,所以在处理骨折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如果是骨质疏松的人,会有很大的身高下降。骨质疏松症主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继发性骨质疏松与长期饮酒、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疾病有关。
中老年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疼痛、乏力、骨折、脊柱变形等。
中老年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腰酸、背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骨痛,活动受限。乏力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做完简单的工作后就会感觉到疲倦,负重能力明显下降。由于骨骼的脆性增加,在受到轻微外力损伤和简单运动时,骨折的可能性很大。不仅愈合时间长,还容易发生二次骨折。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脊椎压缩等原因,会导致脊柱畸形,如驼背、身高变矮等。
I型骨质疏松症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病因有遗传因素、骨吸收不足、骨形成不足三个方面:
1、遗传因素:研究显示,峰值骨量50%-80%由遗传因素决定。患者如有家族史,母亲有骨质疏松史,其子女患有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性增加。
2、骨吸收不足:可能因为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吸收增强,但是体内的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导致骨吸收不足,也是引发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3、骨形成不足:骨的峰值量较低,肌量减少或体重过低,体力活动不足,部分药物和放疗均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
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酗酒,高脂高盐饮食,光照减少等均为骨质疏松症的易患因素。
怀孕骨质疏松症状如下:
孕期骨质疏松症状为牙齿松动、四肢无力、腰酸背疼、头晕、贫血、妊娠血压高症等。如果孕妇本身缺钙严重,可形成肌肉痉挛,会引起小腿抽筋或者手足麻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胎儿造成伤害。此外,孕期需要注意饮食规律,保持营养均衡,适当适量的补钙,铁等微量元素,避免胎儿形成畸形,定期去医院进行产检,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