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癣是一种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也被称作汗斑,会损坏皮肤表层。一般没有明显症状,皮损表现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上有糠秕状的脱屑。
花斑癣的致病菌是嗜脂性酵母,此菌是正常皮肤的腐生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高温高潮,局部多脂多汗,卫生条件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转化为菌丝型方可致病。
花斑藓的日常护理很重要,建议平时在流汗后要尽快把汗液擦干净,衣服要经常换洗,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淡饮食。
花斑癣饮食注意事项,要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择某些食物,如皮损鳞屑较多,脱屑明显者,应多食高蛋白的食物,还应多食茄子、丝瓜、绿豆、冬瓜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的食品,如新鲜绿叶蔬菜、西红柿、胡萝卜、瘦肉、水果,以利于病情的缓解和皮损的康复;禁饮酒,包括白酒、啤酒、米酒、葡萄酒等。发病期应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少吃或不吃鱼腥发物。
儿童的花斑藓的皮损主要表现为绿豆大小或者是黄豆大小的圆形色素减退斑,它与正常的皮肤之间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没有明显的疼痛和瘙痒的感觉,但是随着患病的时间的延长可能它的范围会慢慢地增大,出汗较多时可能出现瘙痒的感觉。
花斑癣根据皮疹形态可分4型:1.花斑型初起呈淡褐色,表面发亮,以后出现色素减退。由于新旧皮损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状。2.毛囊型损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鳞屑极薄。3.白斑型除去鳞屑或痊愈后,遗留色素暂时减退。此型预示本病处于缓解阶段。4.斑片型此型损害较少,一片或数片,表面鳞屑较厚,色泽较深。
花斑癣病人在治疗前或在治疗中做一些血液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可从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发现潜在的内脏病变,皮肤镜是一种可以放大数十倍的偏振光皮肤显微镜,用来观察皮肤色素性疾患的利器。这项检查可在花斑癣皮损中,可观察到毛细血管扩张、早期色素岛形成和皮周色素加深等现象。
检查主要包括,一进行真菌的涂片镜检培养等,如果镜下发现了这种马拉瑟菌的菌体孢子等,就可以说是花斑癣。也可以采用这种伍德灯照射的办法,在灯光照射下局部皮疹呈现黄的颜色也是有助于诊断的,在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结合皮肤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共同来确诊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