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T值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会员92824784 已回复
骨质疏松T值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凤岐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骨质疏松T值分级标准是:
1.当T值>(-1)的时候为正常,不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情况。
2.当T值在(-1)-(-2.5)的时候,提示骨量减少,但并没有达到骨质疏松,不能诊断为骨质疏松。
3.在T值<(-2.5)的时候可以确诊骨质疏松。
患者要多吃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使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有用0
相关问答

骨质疏松T值分级标准是:
1.当T值>(-1)的时候为正常,不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情况。
2.当T值在(-1)-(-2.5)的时候,提示骨量减少,但并没有达到骨质疏松,不能诊断为骨质疏松。
3.在T值<(-2.5)的时候可以确诊骨质疏松。
患者要多吃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使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通常来说,骨质疏松的标准主要包括身体状况、骨密度检查、血钙水平等。
1.身体状况:即指患者有没有器质性疾病方面的原因,比如甲状腺癌,有没有偏食、缺钙、酗酒、长时间饮用咖啡、抽烟等情况,以及日常是否经常骨折。
2.骨密度检查:如果骨密度检查的结果显示T值低于-2.5,可能是骨质疏松症。
2.血钙水平:如果患者的血钙水平过低,也可能会是骨质疏松症导致的。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骨质疏松症的标准是以骨密度的测定值为准,主要需要根据T值的高低判断是不是有骨质疏松。
如果T值大于等于负1,表明骨含量基本上正常的,说明体内的骨骼成分大致是正常的。T值为2.5-1,说明骨骼的含水量下降。T值低于或等于负数的2.5个标准差,说明骨骼中的骨质疏松。对于伴有病理性骨折且T值低于2.5的患者,可以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合并病理性骨折。
患者可以进行血钙检测,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以及代表骨转化和骨吸收的指标,能够显示出骨骼的一种状况,从而有助于诊断出骨质疏松症,以及其它的一些基本的问题。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一般情况下,骨质疏松的分级根据骨密度的测定值和临床表现有没有骨折等等分为轻度骨质疏松、重度骨质疏松,重度骨质疏松等等。
轻度骨质疏松是指骨密度仅仅-1以下,病人没有症状或者有轻微的腰背疼痛,一般虽骨量减少,但尚未达到骨质疏松标准,不予诊断。如果骨密度测定在-1到-2.5,病人有腰背疼痛,四肢骨骼疼痛,则为中度骨质疏松,要积极的补充维生素D和钙片进行干预治疗。如果达到骨质疏松标准,且有一处或多处骨折,诊断为严重性骨质疏松。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骨质疏松一般指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周身骨头疼痛、身材变矮、驼背畸形、脆性骨折等。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而判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周身骨头疼痛、身材变矮、驼背畸形、脆性骨折等。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骨质疏松检测指标就是T值,T值有一个正常范围,T值>-1即为正常骨密度;T值在-1到-2.5,提示骨量减少,但还没有达到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T值<-2.5,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T值<-2.5,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