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折术后多久可以下地活动

会员110717758 已回复
小腿骨折术后多久可以下地活动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凤岐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一般情况下,小腿骨折术后两周可以下地活动。
小腿骨折术后前两周要在床上休息,要进行骨折周围关节功能的锻炼,术后两周可以下地活动,在拐杖的支撑下,此时还不可以完全下地负重。在一个月后可以拍摄X光片明确骨折断端有连续性骨痂,基本可以正常行走。
患者应该注意休息,调整生活方式,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运动,早睡早起,保持营养均衡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身体恢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小腿骨折术后两周可以下地活动。
小腿骨折术后前两周要在床上休息,要进行骨折周围关节功能的锻炼,术后两周可以下地活动,在拐杖的支撑下,此时还不可以完全下地负重。在一个月后可以拍摄X光片明确骨折断端有连续性骨痂,基本可以正常行走。
患者应该注意休息,调整生活方式,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运动,早睡早起,保持营养均衡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身体恢复。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小腿骨折术后一般2周、4周或5-6周左右可以下地,具体内容如下:
小腿骨折是胫骨和腓骨骨折。如果患者是儿童,年龄较小,适当治疗后3周左右可以考虑下地行走。如果成年人发生胫骨或腓骨骨折,经过适当治疗,4周左右可以考虑下地行走。如果胫骨或腓骨骨折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慢。经过5-6周的适当治疗,可以考虑下地行走。此外,在下地行走前,患者必须拍骨折部位的x光片,以确定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只有在骨折端达到骨性愈合后,才能考虑行走。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一般情况下,小腿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拄拐下地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患者麻醉清醒较早,没有难以忍受的不适症状,通常在麻醉清醒后可以拄拐下地,但患者应避免小腿负重,避免下地行走时间过长,以免导致伤口肿胀出血,阻碍伤口愈合。如果小腿骨折手术后调理、休养较好,通常在3个月左右,患者可以弃拐并负重行走。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一般来说,骨折术后多久可以下地活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如果是上肢的骨折、老人椎体压缩性骨折,通常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
如果是下肢髋部的骨折或是股骨颈骨折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一般需要一周之内的时间,等伤口稳定后才能在用助行器的基础上下地活动。
如果是其他部位出现骨折的情况,通常需要六到十周的时间,等骨折完全达到临床愈合的状态下才能下地活动。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小腿骨折手术后大约需要四五个月左右能下地干活。
下肢骨折术后,术区疼痛肿胀严重,需要在病床上进行运动以防止肌肉收缩。通常,手术2个星期后,术区的痛楚和红肿会慢慢消散,可以进行下肢和膝盖的伸展功能训练。术后3~4个月进行X线检查显示骨折的位置比较稳固,可以逐步放弃拐杖,开始进行负重步行,而干活大约需要四五个月左右。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骨折术后通常需10~12周才可离开床下地活动,和进行患肢负重的康复训练。
若是单侧下肢骨折一般在手术后三天即可扶着双拐下地做运动,但是患肢不能负重,因为早期的运动对局部的血循环和骨折的愈合都有好处,但是若过早的负重却会使骨折的愈合推迟。下肢负重要在符合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恢复,通常满足骨折临床愈合标准需要10~12个星期。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