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焦虑失眠的药物有哪些

会员29760254 35 已回复
我现在焦虑失眠越来越严重了,很想介入治疗,请问有什么药物可以帮助我呢?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
治焦虑失眠的药物如下:
1、帕罗西汀是一种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等。患者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此药,就可以有效改善焦虑、失眠等不适,让身体尽早恢复健康。
2、谷维素是一种弱安定药,是治疗人类神经官能症的常用药,具有调节和改善植物神经的功能。一旦患者出现焦虑、失眠等不适症状时,就可以服用谷维素来缓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谷维素虽然药效显著,但是不可以长期大量服用,否则会引发胃肠不适、脱发、呕吐等不适症状,危害身体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治焦虑失眠的药物如下:
1、帕罗西汀是一种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等。患者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此药,就可以有效改善焦虑、失眠等不适,让身体尽早恢复健康。
2、谷维素是一种弱安定药,是治疗人类神经官能症的常用药,具有调节和改善植物神经的功能。一旦患者出现焦虑、失眠等不适症状时,就可以服用谷维素来缓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谷维素虽然药效显著,但是不可以长期大量服用,否则会引发胃肠不适、脱发、呕吐等不适症状,危害身体健康。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治疗失眠焦虑的中成药有以下几种:
一、清脑复神液:它是治疗失眠、焦虑的一种良药。
二、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丸是治疗失眠、抑郁症的中成药,能够缓解失眠,伴有气虚症状。
三、五子衍宗丸可以应用于肾水不足导致的失眠。
四、朱砂安神丸:是一种中医治疗心肝火旺失眠焦虑症的中成药。
五、乌灵胶囊:可以用于治疗焦虑症、失眠、入睡困难的症状。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抗焦虑和失眠药物包括:
1.苯二氮卓通常用作镇静剂和抗焦虑药物。这些药有很好的镇静催眠作用,而且效果很快。服用约30-60分钟左右,有明显效果,缓解焦虑,有助于镇静和督促。
2.抗焦虑剂,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这些药真的可以和催眠药一起使用。
3.可以通过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服用真心颗粒、安神补脑液、口服液进行治疗。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抗焦虑症可以用以下药物治疗。
1.苯二氮卓通常用作镇静剂和抗焦虑药物。这些药有很好的镇静催眠作用,而且效果很快。服药约30-60分钟后有明显效果,有助于缓解焦虑,平息催眠。
2.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等抗焦虑药物可以与镇静剂催眠剂结合。
3.可以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等药物进行治疗。以上药物都可以,但具体症状要具体分析。特别是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准备药物。最好没有药。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治疗焦虑失眠的方法有:
1.心理咨询:是重要的方法,如与家人或朋友有效沟通,通过户外活动和旅行放松情绪,避免焦虑影响睡眠。
2.调整生活方式:不要让失眠成为负担,调整生活方式。
3.药物治疗:如果症状较重,可以服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中成药,如安神补脑液、以及含有谷维素、刺五加的药物,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除此之外,想要缓解失眠,生活方式也需要改善,包括白天适当运动,每天定点入睡,保持良好的生物钟。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焦虑、出汗和失眠的症状往往是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
失眠在临床上可分为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生理原因包括情绪激动、紧张、惊吓、疲劳、过量饮酒、浓茶、咖啡等。会引起焦虑、出汗、失眠等症状。病理性焦虑、多汗、失眠主要见于各种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颈椎病、甲状腺疾病。感染和发烧也会表现出焦虑、出汗和失眠。对于生理性焦虑、失眠、多汗,可以采取神经调节疗法。适当使用镇静剂和安眠药可以缓解症状。日常作息规律,饮食规律,适当运动,有利于症状的缓解或消失。对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焦虑、多汗、失眠,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