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提问

心率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率失常性心肌病

会员184671874 8岁 36元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心电图检查心跳204,房型心率,扁桃体发炎,发烧38.5度
8岁儿童左心房(AO21mm,LA32mm)左心室(LVDd45mm,LVDS30mm)
这种情况有多严重
是否去医院就诊过:
没去过
当前服药说明:
没有服药
既往病史及手术史:
没有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魏红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各种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反流性食管炎,慢...
已帮助用户: 846
问题分析:根据病史,以及提供的病历资料,患者诊断细菌感染,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诊断明确。抗菌素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得当。
指导建议:1)本病例为典型儿科疾病,建议到小儿内科、心内科就诊。2)根据病史所述及提供的病历资料,住院期间诊断明确,抗菌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合理。3)如出院依然有心动过速,建议继续到儿科随诊,首先完善心电图、心肌酶谱,血常规,CRP、PCT检查,必要时考虑血培养。以期明确感染控制的情况及心肌损伤的改善情况,酌情尊医嘱用药。
有用0
相关问答

右室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也叫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治疗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药物治疗: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呋塞米,安体舒通,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均可用于心衰。
2、导管消融:可发现室速发生位置的心律失常,并进行射频消融。
3、采用埋入式自律性复律除颤仪,可有效地防止猝死。
4、心率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也可以选择心脏移植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功能性心率失常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
这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很容易在春季反复发作,原因比较多,通常会损害患者的心脏健康,可能会诱发心脏经。这种情况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不良情绪有关。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多锻炼身体。还需注意平稳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对身体的刺激,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病概率。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如果是轻度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比如窦性心动过缓,那么患者可能会对这种心率耐受,不会有相应症状;但是如果是重度的心率过慢,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乏力,头晕,黑蒙,甚至是完全晕厥等。建议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前往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
此外,心律失常的患者饮食应该以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少食多餐、低盐低脂、定时定量为原则。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存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宜使用稳心颗粒。
稳心颗粒在临床上用于慢性期前收缩和预激综合征等患者时效果很好,但对那些已经出现了室上性快速型或期外快速性心动过速的病人不一定有效。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和早搏等疾病。缓慢性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窦房结功能受损、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下,使用稳心颗粒可能会使心率更慢。为了避免这种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发生,可以在服用稳心颗粒之前,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以确定属于哪种类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很多心律失常都会导致眩晕,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扑动等,如果心速很高,超过200次/分钟,就会有明显的眩晕。
还有阵发性室速和阵发性房颤等。如果是这样的话,病人会马上感到眩晕。还会有眼前发黑、晕厥、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生命危险。还有就是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等慢性心律失常,其中就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还有房室传导障碍和窦房传导障碍也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就是有可能会发生心跳骤停,也会引起眩晕。严重者可发生昏迷,重则致死。在治疗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有:药物,电复律,电除颤。如果是长期的心律不齐,就必须做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这样可以防止患者出现头晕、晕厥、猝死等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室速心率失常一般比较严重,建议积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室速心率失常是一种恶性的心律失常,如果出现室速心率失常,会造成血液动力学紊乱,从而造成心源性猝死。有些室速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衰的时候,室速往往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导致猝死。另外,由于间隔部位左后分支折返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或者是流出道所致的室速,也可以降低猝死的几率。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