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儿童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表现:
1.多动症。也称轻微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频繁、情绪波动大等。
2.抽动症。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些部分经常出现不自主的、无目的的、重复的快速肌肉痉挛现象。
3.焦虑症。指突然发生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表现。
4.恐怖症。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
5.失眠症。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
6.攻击症。表现为东奔西跑,经常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不爱惜物品。
7.嫉妒症。8.贪婪症。9.懦弱症。10.性过敏症。常被原始的性欲所左右。
心理障碍会性格改变,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激情。有的出现情感紊乱,情感变得冷漠起来,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病态人格和性变态。
孩子们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现实,而变得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消极懈怠,进而形成一种自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自闭。这些儿童往往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允许孩子会介入,包括父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多脾气暴躁、怪异,性格执着。多动。不少儿童常常有坐卧不安、上蹿下跳、东跑西颠、言语过多、指手画脚等表现,逆反。
程度较轻的病人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病人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屏气发作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一般会表现行为与平差反常,往往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心理问题表现有思绪狭窄、紊乱;长时间过分担忧;情绪急切、过于激动紧张(有时候歇斯底里);往往伴随失眠、反复恶梦等。广泛性的焦虑症几乎是一切精神心理障碍问题的一般特征。恐怖症也是一种以焦虑为基础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