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严重吗,该怎么治疗才有效果

会员14199893 43 已回复
两年前确诊为中枢性尿崩症。现在长期吃弥凝片(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控制。下丘脑、垂体的核磁共振均无问题但是注射 脑垂体后叶注射液 可以控制核磁共振在两年期间做了多次(分隔时间很长)均无问题(在不同的三甲医院)查不出病因,又不是遗传现在能不能根治? 我该怎么办
医生回答共7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戴灵薇 传染科
擅长:乙肝、传染科综合
尿崩症有两种。一种是产生调节尿量的抗利尿激素(加压素又名后叶加压素)的视索上核、室旁核和产生抗利尿激素的脑下垂体后叶发生了病变,使分泌出来的抗利尿激素不够用。这是由脑炎、慢性特发性黄瘤病、脑肿瘤、外伤等所引起的。另一种尿崩症是肾脏的肾小管有病变,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正常情况是肾小管接受抗利尿激素的支配,从肾小球滤出的尿液中重新回收水分,但尿崩症患者则不能,只能排出清稀的尿。
有用0
郝非凡 五官科
擅长:牙列不齐、牙周炎、牙龈炎
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ADH合成和释放减少,造成尿液浓缩障碍,表现为多饮、多尿、大量低渗尿,血浆ADH水平降低,应用外源性ADH有效。引起中枢性尿崩症的因素有多种,约30%的病人为原发性尿崩症(原因不明或特发性),25%与脑部、垂体、下丘脑部位的肿瘤有关(包括良、恶性肿瘤),16%继发于脑部创伤,20%发生于颅部术后。
有用0
方梓琪 妇产科
擅长:艾滋病、皮肤综合尖锐湿疣
尿崩症必须与其他类型的多尿相鉴别。有些通过病史可以鉴别(如近期使用锂或甘露醇,在甲氧氟烷麻醉下施行外科手术或近期肾移植)。在其他病人,通过体检或简单的试验室检查将提示诊断(如糖尿病、肾脏疾病、镰状红细胞贫血、高钙血症、低钾、原发怀醛固酮增多症)。
有用0
医生
擅长:甲亢、肿瘤科痛风
引起尿崩症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常常是颅咽管瘤和松果体瘤;最常见的转移瘤是肺癌和乳腺癌。另外,组织细胞病,如嗜酸性肉芽肿、韩-雪-柯病、脑炎或脑膜炎,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Wegener肉芽肿),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脑室内出血均可引起中枢性尿崩症。
有用0
覃初丹 外科
擅长:心脏病、肝胆疾病
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注射剂血管加压素口服无效。水剂加压素皮下注射5-10U,可持续3-6h。该制剂常用于颅脑外伤或术后神志不清的尿崩症病人的最初治疗。因其药效短暂,可有助于识别垂体后叶功能的恢复,防治接受静脉输液的病人发生水中毒。
有用0
萧遥天 内科
擅长:心血管疾病和血液疾病
饮水是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足够的饮水可以纠正和预防DI导致的许多水代谢的紊乱。 其他的药物治疗目的是保证必要适当的水的摄入,防止夜尿和影响夜间睡眠。对儿童减少夜尿保证睡眠还能够减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有用0
袁臣绪 儿科
擅长:抽动症、手足口病、血管瘤
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有用0
相关问答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VP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前者为中枢性尿崩症,后者为肾性尿崩症,其临床特点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低渗尿。可以使用利尿的药物治疗。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尿崩症称为肾性尿崩症。引起肾性尿崩症的原因有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性肾病,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治疗需要去除病因,特别是对继发性尿崩症:肿瘤引起者应进行放射或手术治疗,感染引起者则宜采用相应的各种抗感染治疗。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继发性尿崩症病人主要采用的是对症治疗。对于原发性尿崩症病人,可以使用抗利尿药物来进行治疗。在口服药物疗效不佳的情况下,病人也可以服用加压素水剂等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指导意见:尿崩症是因抗利尿激素(又称加压素)缺乏而致的疾病。起病往往为渐进性,在数日或数周内病情逐渐明显,有时可突然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次数增加,尿量增多,继而烦渴多饮,有时烦渴出现在多尿之前,尿液甚清,不含糖及蛋白质,比重低,通常在1.001-1.005,逐渐消瘦。如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得不到饮水,或是在手术、麻醉、创伤后神志不清,或是下丘脑病变同时累及口渴中枢时,多尿得不到饮水补充,病人可迅速发展到严重脱水,出现高渗证群,主要为脑细胞脱水所致的神经系统症状。根据高渗程度的轻重,出现头痛、肌痛、心率加速、性情改变、烦躁及神志模糊,可发展至谵妄、昏迷、体温可降低或出现高热,引起死亡。病人在用抗利尿激素治疗过程中,如果用量过大,尿量减少时,仍不适当地大量饮水或是由于口渴中枢功能减退,皆可造成体内水分过多,出现低渗证群,主要表现亦为精神症状。

李保龙医师内科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已帮助用户:386288
擅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病情分析:你好,尿崩症有两种。一种是产生调节尿量的抗利尿激素的视索上核、室旁核和产生抗利尿激素的脑下垂体后叶发生了病变,使分泌出来的抗利尿激素不够用。另一种尿崩症是肾脏的肾小管有病变,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原发性尿崩症一般属永久性,须坚持服药治疗。对于继发性尿崩症,则应在处理原发病变时,如肿瘤、手术等,预见到发生尿崩症的可能性,并尽量避免之。对于中枢性的尿崩症治疗主要是用抗利尿激素。

蔡亚平医师妇产科河间市医院已帮助用户:103096
擅长:不孕不育

病情分析: 这尿崩症是由于脑下垂体后叶激素之一的抗利尿激素的缺乏所引起的肾脏排出水分增加的现象.
意见建议:原因是肾细尿管的再吸收受到影响.治疗宜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健脾补肾,补气生津,滋阴助阳,益气固涩.

亓红菲医师妇产科山东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112123
擅长:外科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