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年龄较大,需要注意严格的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如果症状控制不良,风险性就会大大提高,平时还需要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选择低糖,低盐低脂饮食,适当的进行运动,避免过度肥胖。
心血管病主要表现在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失,还有水肿,晕厥,咯血,上腹痛,恶心呕吐,左手臂痛,左后背痛等症状。脑血管病主要表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眼球震颤,吞咽困难,眩晕等,记忆力下降,小便失禁,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疼,头晕,耳鸣。
其治疗主要是在急性期给予溶栓。通常给予静脉药物溶栓或者活血化瘀的药物同时应用消肿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综合治疗。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些疾病,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当然同时也要给予药物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兆有出现头晕,心慌,头痛,乏力,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近期基础疾病血压血糖控制不佳,经常感觉疲劳,易发头晕口角肢体麻木肢体无力复视言语不清的症状。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合理膳食:饮食上要注意饮食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多吃一些有利于心脑血管的食物,比如芹菜、黑木耳、绿叶蔬菜等。
2、戒烟限酒:吸烟对心脏有很大的危害,建议戒烟;适量的酒精对心血管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要喝。
3、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使心脏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运转状态,可以根据“心率超过170,减去衰老”的公式来控制适当的运动。
4、心理平衡:焦虑、过度疲劳、精神压力等会导致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所引起的心血管和脑血管的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的一个统称。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发病率的特点。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都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范畴,发病率较高,多数人群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