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会员9948273 42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医生回答共1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郝建 医师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擅长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治疗
已帮助用户: 23941
问题分析: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1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 (pancreatic beta cells)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意见建议:不知以上解答对你可有用?
有用0
关注
李力 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肝胆胰腺,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650
问题分析: I型和II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根据以下几点:1.I型多见于年轻人,病人多有消瘦,II 多见于青状年、老年。2.I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无效,必须应用胰岛素注射,II型口服药物有效;3.I型这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者缺失,II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
意见建议:I型和II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根据以下几点:1.I型多见于年轻人,病人多有消瘦,II 多见于青状年、老年。2.I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无效,必须应用胰岛素注射,II型口服药物有效;3.I型这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者缺失,II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
有用0
关注
黄坤 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消化疾病、肝病、心血管病等内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 1462
问题分析: 您好,1型糖尿病多为年轻起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多身体消瘦,其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并且有自发酮症的倾向。而2型糖尿病多中年起病,多有明显的肥胖、高脂血症等胰岛素抵抗指征,可考虑应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
意见建议:可行ICA、IAA及GADA等检测协助诊断,区别两者。
有用0
关注
叶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中医内科(擅长脾胃、肝、肾病)
已帮助用户: 8390
问题分析: 你好,1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其临床特点是一般发病早,多在25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在25岁以后的任何年龄起病。初发时可有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需终生胰岛素治疗,约90%新发病的病人循环中有多种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目前发现至少有10种,其中重要的有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及络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 2型糖尿病是指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所致的除外其他原因的糖尿病,因而2型糖尿病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患者多肥胖,起病较缓慢,病情较轻,不少病人可长期无代谢紊乱症状,有些是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诊断为糖尿病。
意见建议:以上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用0
郑冀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6277
病情分析: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意见建议: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考虑应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
有用0
关注
马晓菲 天津中医药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中医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 1430
问题分析: 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是发生机制不同:一型多是因为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二型多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伴)胰岛素抵抗。一般一型多见于年轻人,二型多见于中年人。
意见建议:建议一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先服用口服药,如果口服药无效时,再考虑胰岛素治疗。
有用0
关注
巩雪莹 福建省立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 352
问题分析: 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必须打胰岛素,多发于青少年,口干、多饮、多尿、消瘦症状比较明显
意见建议:2型糖尿病是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分泌高峰延迟
有用0
关注
杨凯 医师 西安市高陵中医院内科
擅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 361
问题分析: 你好!1型糖尿病过去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指为了生存而需要用胰岛素治疗,多为先天性的。发病年龄多种30岁以下,更多的是在幼年发病。一般发病急,病人消瘦,常常因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而就诊。

2型糖尿病过去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慢,大多数在40岁后发病,特别是老年发病。有的病人饮食控制及口服降血糖药不能满意控制血糖及症状时,需用胰岛素治疗。此型病人可长期无糖尿病症状,但病情呈隐匿性进展,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大血管、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意见建议:都要控制饮食,多锻炼,要预防低血糖现象。
有用0
关注
梅华钢 医师 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擅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 3936
问题分析: 您好,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不分泌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分泌胰岛素,但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利用不足,存在胰岛素抵抗。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性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服用中药,西药,注射胰岛素等治疗方法。
意见建议:不能吃含大量单糖(如葡萄糖、蔗糖)的食物,因为含有大量的糖分,直接影响血糖,对病情非常不利。如,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各种果汁、甜饮料、冰淇淋、甜饼干、蛋糕、果酱、甜面包以及糖制的各种糕点等。
有用0
关注
周道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 肝炎
已帮助用户: 509
问题分析: 1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其临床特点是一般发病早,多在25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在25岁以后的任何年龄起病。初发时可有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需终生胰岛素治疗,约90%新发病的病人循环中有多种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目前发现至少有10种,其中重要的有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及络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
2型糖尿病是指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所致的除外其他原因的糖尿病,因而2型糖尿病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患者多肥胖,起病较缓慢,病情较轻,不少病人可长期无代谢紊乱症状,有些是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诊断为糖尿病。
意见建议:中国绝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糖尿病。
有用0
关注
郭丹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科
擅长:老年病、呼吸疾病、消化疾病
已帮助用户: 2092
问题分析: 您好!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意见建议: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并呈显著的异质性。目前认为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合并存在,其表现是不均一的。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有用0
关注
苏春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内科
擅长:消化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 969
问题分析: 糖尿病是以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而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
意见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或胰岛素的联合治疗。
有用0
关注
李静伟 浙江省新华医院外科
擅长: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
已帮助用户: 2559
问题分析: 你好!两者的发病机制是不一样的,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意见建议:在治疗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也是有区别的,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有用0
关注
史雅楠 保密中医科
擅长:中医
已帮助用户: 972
问题分析: 1型糖尿病是天生的,比较小的年龄就发病了,2型糖尿病是后天由于饮食,或者是身体其它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发病的年龄较大。
意见建议:1型糖尿病多需直接用胰岛素治疗,2型就根据不同情况治疗了。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型糖尿病多见于先天性糖尿病所引起的病症,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而引起的病症。二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病症,多见于后天所引起的,发病年龄在40岁左右。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后引起的血糖增高,所以必须要用胰岛素来治疗的,对于2型糖尿病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发生了胰岛素抵抗后引起的血糖增高,应该要注意,精神不要太过紧张,作息时间要规律,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熬夜,压力不要太大。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1型和2型糖尿病区别有1型糖尿病主要见于青年人,是以胰岛素不足为主,而2型糖尿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要控制饮食习惯,平时饮食要少油少盐,注意适量运动。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的区别如下:
1.临床特点: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患者的机体基本上不能产生胰岛素,所以这种患者一辈子都要用胰岛素维持治疗,控制血糖,维持自己的生命。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可以产生部分胰岛素,但对胰岛素敏感性不好或胰岛素质量不好,患者低血糖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血糖升高。
2.发病年龄:1型糖尿病一般是年轻人,2型糖尿病中老年人发病较多。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两者的区别在于:1型主要指儿童,2型糖尿病指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对象不同。
1型糖尿病患者是20岁以下的人,身材苗条,胰岛功能严重受损,需要一辈子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总数的95%以上,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群体,主要来自成年人,胰岛功能损害并不特别严重。主要症状是胰岛素分泌不当或延迟。因此,2型糖尿病一般在早期需要口服药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进行10年以上,胰岛功能可能受损。如果出现并发症,就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1型糖尿病:这一类型糖尿病是由胰岛B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量绝对不足而引起的,存在家族遗传性。破坏胰岛B细胞是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进食过多、体育运动少、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同时遗传也是因素之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皆可出现,有相互交叉的情况存在。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