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以后通常半个月左右才可逐渐消肿。踝关节的消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可以进行负重功能训练,而青年组的静脉瓣重建速度比老年人快,康复时间也更短。
2、肿胀因素:病人在足踝骨折后,长期卧床,造成深静脉瓣的退化,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其肿胀消失的时间也会延长。在住院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气压泵长肌肉的方法来降低血管的功能,以防止患者在手术后走路时出现肿胀。
踝关节骨折一般6周左右能康复,可以适当的下地行走了。
踝关节骨折,如果没有出现移位,一般都会采取非手术的治疗措施,用石膏压或者是支具外固定,术后的2周左右去医院进行X光片的检查,看一看恢复的情况,伤后4周左右,如果愈合比较良好,就可以拆除石膏固定或者是支架外固定,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拄拐负重行走,6周左右能康复。
踝关节骨折后要加强功能锻炼。其治疗后的护理要点如下:
第一,在石膏固定和手术后,要注意肢体的肿胀情况,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避免出现骨筋模型综合征。
第二,术后要注意伤口是否有出血,并要经常换药。
第三,在拆掉石膏、做完手术后,要加强踝关节的运动和功能锻炼。
第四,不要过早的把脚部负荷放在脚踝上。通常要等骨痂生长的比较稳定后,再逐步进行。
通常情况下,踝关节骨折分型。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踝关节骨折是由胫、腓骨远端和距骨体组成的踝关节部位的骨折,按以下分型。分为内踝骨折、外踝骨折、两踝骨折和三踝骨折等。踝关节骨折要及时处理,首先要抬高患者的肢体,同时要及时进行X线检查和体格检查,通过x片检查和CT检查可以了解踝关节骨折的类型。如果患者骨折移位不明显,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果出现明显的移位,可能会影响踝关节功能,导致踝关节不稳定。三踝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以后的并发症,主要是看它损伤的程度来决定的。踝关节骨折的并发症主要有:
1、早期并发症:创面感染可引起肿胀,最后可引起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也有可能导致血管和神经的损害。
2、晚期并发症:皮肤坏死、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足部下垂、肌肉萎缩等,可以通过气压泵治疗、指导患者足趾屈伸、背伸功能训练等,可以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