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6个月了,是混合喂养的。我拉肚子2天,一天3次左右...

会员12023051 25 已回复
宝宝6个月了,是混合喂养的。我拉肚子2天,一天3次左右,吃完油腻的实物就吐,宝宝吃奶粉没事,一吃我的奶也吐,去医院医生说是急性肠炎,查了血常规,便常规都正常,医生给开了平衡液50ml,5%ans500ml,头孢替安1.75g,洁白丸一盒口服的,输液2天,请问过多久可以给宝宝喂奶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克勤 河间市北石槽乡任村第二卫生室妇产科 一级乙等
擅长:妇产科、尤其擅长宫外孕
已帮助用户: 47453
问题分析: 急性腹泻大多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如肠炎、痢疾,也有的是由于暴饮暴食,冷热不调,消化不良导致的单纯性腹泻。
1、出现急性腹泻首先考虑腹泻与吃过的食物的关系,留下食物标本,以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及时留下大便标本送化验,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
2、腹泻为感染性的,要口服抗菌药,如黄连素、四环素
3、腹痛时可用阿托品、颠茄片治疗,并给予局部热敷。
4、腹泻较为剧烈的可适当给以收敛止泻药、鞣酸蛋白、淡茶水、烤焦的馒头片等。
意见建议:5、消化不良的腹泻可服用乳酶生等药。
6、经上述处理不见效,病人尽快去医院治疗。
7、暂时禁食,注意腹部保暖,为防止脱水鼓励多饮淡盐水(加少量白糖)。已发生口渴、尿少、皮肤干燥起皱、双眼下陷的脱水症状时,除口服淡盐水外,严重呕吐不能饮水或已脱水的病人,要积极进行静脉补液。
有用0
相关问答

如果孩子在混合喂养后腹泻,并且连续几天都不好,应停止奶粉,观察孩子是否会腹泻。如果腹泻持续,应考虑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儿童腹泻主要是由炎症、病毒、消化不良和抗炎药过敏引起的。此外,儿童的内脏很脆弱,容易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食物应该有严格的要求。他们应该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生冷的食物,少吃甜腻的食物。他们不应该让腹部尽可能冷。他们可以贴脐贴片,注意保暖。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母乳喂养变成混合喂养,宝宝拉肚子是正常现象,因为宝宝的胃肠功能不适应,所以父母不用太担心。在此期间,父母应该给宝宝更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喝温水,避免拉肚子,并确保宝宝的食品卫生。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先去先化验大便,排除感染性的因素,母乳喂养的小宝宝一定要注意妈妈的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尤其天气热,妈妈容易上火,这时候要适当的清淡饮食,多喝水,不能吃油腻、刺激性、凉的食物。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若孩子腹泻次数少,精神状态佳,可以先观察,并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一顿暂停饮食,让胃肠休息。
2、补充水分,喝淡茶水,加入少许盐和糖,多喂服。
3、喝脱脂牛奶、粥及少量酱菜,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不要自行给孩子服用抗生素,避免病原体的检出,不要随意服用止泻药,阻止病原体和毒素排出。
有以下情况要去医院就诊。
1、每天大便次数超过7-8次。
2、大便量大且稀水或少量,有脓血或黏液。
3、发热。
4、口渴、烦躁、哭闹、唇干舌燥、囟门及眼部凹陷,皮肤提起放下后展平这些脱水的症状。
若孩子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即使大便次数少没有发烧,也要及时就医。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拉肚子一般是慢性肠炎或者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喝米汤,面条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吃煮熟的苹果,石榴,禁忌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肚子咕咕叫也是受凉了,可以用个热水袋灌热水暖一下腹部。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拉肚子可以吃食物、药物等。
拉肚子即腹泻可以吃小米粥、大米粥等清淡食物,要保证食物容易消化、温热,但食物不具有治疗腹泻的功效,只能缓解症状。必要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黄连素,诺氟沙星胶囊,泻立停等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尽量不要熬夜,忌辛辣刺激饮食、少食甜食、忌烟酒。患者可以去医院做一个便常规,来看一下大便的情况。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