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间质瘤应该怎么办?

会员10754902 22 已回复
你好,现在一直在服用格列卫已经五个月了。等着肿瘤缩小后手术,她今年22岁目前老是排便不畅,感觉很痛苦。经常肚子胀很想上厕所却总是排便不畅,很不舒服。这种情况是否要恢复吃流食,但这样会不会营养跟不上?应该怎么办?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孟泰然 儿科
擅长:股骨头、脑外伤后遗症、肌肉萎缩
已帮助用户: 8081
你好,癌症早期不可以发现,目前医学上对于晚期的恶性肿瘤还并没有太有效的办法控制方法,主要是加强对症与支持治疗,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另外可以配合一些中药以及心理方面的治疗与调理。最好是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为好,
有用0
相关问答

胃肠道间质瘤是比较容易复发的,特别是一些高危患者,如5公分以上,核分裂>5/50高倍,手术的时候有破溃,非常容易复发。所以这也是术后推荐靶向治疗的原因。术后复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比较容易复发,做过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术以后,如果是中高危的患者,术后1个月开始靶向治疗,每3个月做B超,CT6个月左右做1次。胃镜或者肠镜1年左右做1次。2-5年之间每半年做1次复查,5年以后每1年做1次复查。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解答采用中医动态的疗法服中药治疗,通过中药杀死癌细胞,消除肿瘤,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消除癌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果是早期的情况下,一般是可以手术来治疗的。手术成功的情况下,是不会影响到生命的质量的。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一般来说,胃间质瘤转移到肝较为严重。具体分析如下:
胃间质瘤出现肝转移代表着患者的疾病以及进入了晚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临床上一般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或者皮肝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正常情况下,经过治疗患者的存活时间能够达到几年以上。
建议患者注意日常饮食习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还需要多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曹键副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结石等)、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通常情况下,对于胃间质瘤,如无手术禁忌,则需行外科手术,胃间质瘤则采用腹腔镜下手术,胃底部及胃体部的胃间质瘤则需行胃楔形切除术。切除范围为1~2cm,除肿瘤外,尚有正常胃壁组织。
如果是中高危病人,可以选择伊马替尼作为一种靶向药物。术后要注意饮食,尽量少吃,尽量少吃,尽量少吃东西,术后要定期随访,胃镜检查一年以内。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通常情况下,食管间质瘤患者需要做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活检等检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影像学检查:食管间质瘤是原发于食管内除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之外的另一类间叶源性肿瘤,食管间质瘤患者可以通过做CT检查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做MRI检查显示肿瘤内坏死、出血、囊性变及周围脏器。
细针穿刺活检:食管间质瘤患者可以通过做细针穿刺活检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胃部小间质瘤是否会转移,需要根据性质进行判断。
胃部小间质瘤如属于良性阶段,一般不会出现转移,也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处理。胃部小间质瘤如属于恶心阶段,癌细胞会顺着淋巴管和血液循环,转移到肝脏、肺部、骨骼,或者是腹内。肿瘤还会侵犯和发展,导致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相关的临床表现;如果向其它地方扩散,还可能会导致肝脏疼痛,胸部疼痛和骨头疼痛。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