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饭前血糖高。
正常情况下,人的饭前血糖低于饭后。毕竟饮食会带来血糖的升高,但糖尿病人不会。因为上一餐的食物,当时进入胃肠道的食物还在被消化吸收,血糖不断升高,体内储存的糖原不断分解为葡萄糖。而体内胰岛素不足不能及时氧化利用,就会导致餐前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需要少食多餐,控制每餐血糖,可以少吃多餐,多吃蔬菜,适当吃水果。
轻微的糖尿病容易引发皮肤干燥、体重下降、频繁的口干、夜间尿频的情况,而且还会出现感觉迟钝、异常、麻木、烧灼感的情况,随着病症逐渐的发展,糖尿病的各种症状会逐渐的显现。出现了糖尿病早期的症状或者是有异常的分娩史以及知觉障碍,都是属于轻微糖尿病。
糖尿病一般治不好,只能药物控制。糖尿病不是绝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它不可怕,但是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如果病人血糖控制不好,全身血液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可能会造成心、脑、肾、皮肤、血管以及其他脏器的病变。
糖尿病患者餐前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增高的主要原因是餐后胰岛素分泌受损。
胰岛素通过分泌基础状态,控制肝糖输出,避免空腹血糖升高。饮食增加胰岛素分泌,有助于抑制摄入饮食引起的血糖升高,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出现高峰延迟,餐后血糖进一步上升。糖尿病患者如果空腹血糖控制满意,餐后血糖增高,有助于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加强餐后活动,改善餐后血糖水平。一些糖尿病患者不能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餐后血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需要延缓糖的吸收。饮食中使用血糖调节剂、非磺脲类促分泌剂格列酮类药物,有助于血糖的餐后控制。
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引发的内分泌疾病,表现为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的情况,长期的血糖高对身体危害很大,预防糖尿病需要合理进行饮食、运动及心理调整,减少摄入高糖分的食物,如糖果类零食、甜水果等,同时进行自我监测,定期体检。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糖尿病,所以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饮酒会导致以下情况。
1.血糖升高:啤酒、葡萄酒、黄酒等酒精饮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每200毫升啤酒约含有6g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饮酒会增加热量摄入,导致血糖上升。
2.增加肝肾负担:糖尿病患者饮酒后应进行肝肾代谢。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肝肾功能较弱,经常喝酒会损害肝肾功能。对于肝肾功能不完善的糖尿病患者,此时喝酒会进一步加重肝肾负担。
3.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喝酒后血糖长期不受控制,糖代谢障碍、大脑、眼睛、神经等部位异常,会引起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冠心病、脑梗塞、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