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消化不良,大便有搜搜的味道,去人民医院化验大便...

会员9533821 一周零5个月 已回复
宝宝消化不良,大便有搜搜的味道,去人民医院化验大便为正常,医生给开了乐托尔口服乳杆菌LB散,今天吃了第3天,效果也不是太好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反反复复十几天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谢谢

补充提问:
一天2-3次,不是很稀,搜搜的味道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雪梅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
病情分析: 你好,这个情况,说明宝宝的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有问题,需要调理。可服用小儿复方胃蛋白酶,调节消化功能,效果不错。建议宝宝的妈咪不要过食油腻否则会引起宝宝拉肚子。给宝宝多喝水。
意见建议:建议配合使用一下民间的土方法吧,效果很好的。用一团长点的头发沾上木油,给宝宝擦擦,全身都擦,特别是肚子。多喝水。可以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促使体内毒素排出。
有用0
相关问答

消化不良宝宝应避免进食,可以服用药物改善症状。
孩子的消化不良主要是因为饮食方面的原因,如:暴饮暴食、胡乱喂孩子等,容易造成孩子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增加胃肠的负荷,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消化。如果出现了这个症状,可以口服妈咪爱或小儿消积冲剂,这样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功能恢复,同时还可以多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例如果汁等。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中以溢奶为常见,以及比较大的儿童,便有呕吐之症。
在正常情况下,婴儿的消化能力比较弱。婴儿发生消化不良,会使其抵抗力降低。当发现宝宝出现了消化不良、积食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带着宝宝到医院进行治疗和检查。宝宝一旦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等,会使食欲减退,出现厌食和拒食。此外,如果宝宝长期处于进食不足状态下,还容易引发便秘问题。食物在肠道内堆积,会产生口臭的。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宝宝消化不良大便通常会出现稀便,并且次数明显增加,经常伴有腹痛,腹胀或者是恶心,食欲不振,通常大便可闻及酸臭味,一般不会伴有发烧。
如果是平时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有关系,比如突然暴饮暴食,或者是改变了食物的组成,这些都会导致肠胃不适,无法消化。如果有消化不良,可以服用一些益生菌类的药物。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可以服用蒙脱石散。在此期间可以进行腹部按摩、热敷等,以帮助肠胃的恢复。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宝宝消化不良大便特点有排便数量增加、酸臭味等,具体内容如下:
宝宝的肠胃比较虚弱,属于消化不良,如果宝宝出现了消化不良,通常会出现粪便的数量增加,粪便呈现灰色,质地疏松,一旦被水流冲走,粪便中会有大量的牛奶和未被消化的食物,还有一种酸涩的味道。此外,儿童如果没有出现大便异常,还会出现腹胀、食欲减退、舌苔厚腻等表现。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推拿按摩可以帮助宝宝有效的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宝宝消化不良可能是喂奶过多、胃肠蠕动国内较弱、辅食不易消化等因素导致的,通常可以通过小儿推拿来缓解。通过对宝宝身体上进行推拿,刺激穴位,帮助胃肠蠕动,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在日常按宝宝生长情况进行喂食,不要一次性喂太多,也不要过早喂辅食,避免宝宝消化不良。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宝宝消化不良推拿的方法主要有:
一、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在手掌中、食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间关节横纹,左手握住小儿手指,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四横纹穴大概23分钟,可以推四横纹穴,用右手拇指从小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50-100次。
二、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在小孩手掌大鱼处,左手握着小儿手指,右手拇指蘸骨石粉按摩板门穴,顺逆时针都可以,还可以用推法,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以止腹泻。
三、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孩拇指桡侧面,左手无名指或中指夹往小孩左手食指,用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蘸骨石粉直推小孩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推不要来回推。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