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手足口病需要积极地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病情轻而短暂,儿童多见。手足口病的致病菌主要通过分泌物传播给小孩,比如口水、喷嚏、尿液、粪便等,潜伏期三到五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一至两天口腔、咽、软腭、下粘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泡,周围绕以红晕,破坏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易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被侧面和手指对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泡,除手足口外,可见于唇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褪,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有的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五到十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生病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要吃高蛋白的食物或者发物,比如:鸡蛋、牛奶等,那样会引起发热更高或者病情加重。注意室内要安静,一定要休息好,人体修复是在睡眠中进行的,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恢复的快。室内空气要新鲜,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小时,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多喝白开水或蔬菜水果汁,是有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排出。经常给擦去身上的汗渍,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以免再次着凉。
宝宝有手足口病,是否可以喝酸奶,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宝宝出现手足口病以后,不存在腹部的疼痛,大便也比较正常,就可以喝酸奶,此时喝酸奶有助于宝宝大便的通畅,但也不宜喝得过多。
但是,如果宝宝患有手足口病以后,存在腹部疼痛、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偏稀等症状,就不易喝酸奶了,此时喝酸奶,可能会导致腹部疼痛、大便异常的情况加重。
宝宝有手足口病建议专门到医院做一次血常规化验,看是否为细菌或病毒所致手足口病,再对症下药。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如果有发热或者是发烧不退,可以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了,但是在用药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留心体温及精神症状,若有持续高热,也有抖动或痉挛的说法,应及时就医。在发病初期不要急于打针吃药,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药。平时须多讲卫生、多喝水,勤洗手。
通常来说,宝宝有手足口病不可以出门。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和溃疡,而宝宝有手足口病不可以出门,因为手足口病是病毒性传染疾病,主要传播媒介是平常呼吸和接触患者的唾沫,宝宝出去玩容易将病毒被传染给其他宝宝,从而导致传染源扩大;同时,宝宝出去玩不利于手足口病恢复。
一般情况下,宝宝有手足口病,可能是密切接触传播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导致的,比如接触感染者的皮肤、内衣、毛巾、水杯、玩具及床上用品等。
家长平时要保持宝宝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让宝宝吃生冷食物,避免宝宝与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密切接触,以免导致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