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怎么办

会员98289098 67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2016年12月至今,一直右肋下和右背隐痛,口干,打嗝。疼痛感轻,每次时间1-2分钟,每天多次。彩超提示:胆壁毛糙增厚,先后输头孢,替硝唑3次,吃消炎利胆片3瓶无效。停10天后吃罗红霉素一盒,复方胃宁胶囊2盒,舒胆胶囊4瓶无效。停15天后,现吃完水煎中药,仍然无效,症状没加重。 每次治疗十天半月无效就停几天,再换药治疗一段时间,如此反复,三个月了不见好转也没加重。现在停药了不知怎么办好?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颜志清 医师 景德镇市中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25381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及检查单,请问有做过抽血检查吗?
有用0
关注
李其朝 主治医师 河北省南宫市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有机磷中毒
已帮助用户: 49382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以及检查结果来看有胆囊炎,但是,我认为还有必要做一下胃镜检查,看看是否有胃炎,然后再定治疗方案。你说的症状,胃炎也可出现的.平常要注意饮食调节,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不要暴饮暴食,戒烟酒,有利于症状改善,祝你健康,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帮到你,请对我的回复作出评价,谢谢
有用0
相关问答

孕妇如果出现了胆囊炎,最好是在孕期不要做辐射的放射线检查,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其他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是轻度的胆囊炎,可以口服一些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抗生素。轻度的可以口服具有舒肝利胆、清热解毒等功效的药物。同时还要根据医生的提示口服对孩子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的药物。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过多的油脂。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乙肝合并存在胆囊炎,在临床上很常见,注意根据病情使用药物或手术来治疗。
第一,要做好肝功能、DNA、甲胎蛋白、肝彩超、肝硬度等方面的检查,以确定有没有肝硬化、有没有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采取药物进行抗菌药物,并进行护肝疗法,并进行日常的日常检查。
第二,没有发烧、没有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时,可以不需要特别治疗。出现了胆囊炎,可以用到敏感的药物来进行处理。化脓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来解决。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小儿胆囊炎主要是先用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胆囊。
保守治疗主要用抗生素治疗1-2个疗程,胆囊炎病症无法控制,有化脓性胆囊炎的情况,要进行胆囊切除术。胆囊主要是储存胆汁,收集肝脏分泌的胆汁,进食后排空胆汁到消化道。胆囊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结石刺激、肿瘤都可能导致胆囊炎。小孩胆囊感染炎症的概率很低,主要原因是小孩抵抗力差或本身有结石和其他疾病。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孕期胆囊炎的治疗方法如下:
孕妇胆囊炎一旦发作以后通常采用以下治疗,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加重胆囊负担以及胃肠道负担,避免辛辣油腻的刺激性食物;及时的予以消炎利胆片,必要时甚至需要口服或者是肌肉甚至静脉注射头孢类的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首选三代头孢比如头孢克肟、头孢哌酮等。一定要控制饮食,忌油腻、吃易消化的食物,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胆囊炎的确是不能吃油腻的食物,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的刺激的,油腻的,以及容易上火的食物。一定要多喝温水,一定要按照疗程进行治疗,心情一定要放轻松。不用紧张。

胡春晓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血管瘤、阻塞性黄疸、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擅长肝胆腹腔镜微创手术。

孕期得了胆囊炎平时应该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
孕妇如果患有胆囊炎,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因为怀孕了最好不要用一些副作用大的药物,以及影响到了胎儿。应该注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高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确保胎儿营养均衡。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