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怎么办

会员114603134 34岁 已回复
近年体检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心脏彩超无异常,日常生活中无异常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魏宏顺 主任医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脑血管、急救方面疾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3721
可以做心电图运动试验,必要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如果有症状就造影,没有症状先做心电图运动试验
有用0
关注
单硕 主治医师 深州市魏家桥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一级
擅长:面神经炎,漏肩风,腰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肥...
已帮助用户: 73269
指导意见:根据症状患者应该是心脏供血不足,心肌失去营养,因此心慌气短胸闷,建议给予补气血,活血化瘀药如血府逐瘀片,复方丹参片治疗,低盐低脂饮食。
有用0
关注
王林海 医师 全州县石塘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一级
擅长:冠心病,低血压,早搏,心律失常,高脂血症,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3219
指导意见:具体请上传一下心电图,好具体看一下情况。一般年轻人心肌缺血多与工作劳累、熬夜、缺乏锻炼等有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平时加强锻炼一般都会慢慢改善的。具体请于医院心内门诊就诊,低盐低脂清淡饮食。
有用0
孙宝贵 主任医师 内科
擅长: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
已帮助用户: 92
问题分析:你好,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临床上主要症状有: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心悸、气短,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时伴有大汗,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意见建议:建议,治疗上一般选择改善心肌供血和活血化瘀的药物,平时减少情绪激动和减少重体力活动。可以考虑定期复查心电图。建议找当地医院心内科医生就诊,尊医嘱执行。好吧?
有用0
相关问答

因为心脏缺血会导致心脏梗塞或突发心脏病,所以要多注意少盐、少脂肪、少摄入食物。
患者平时多食用番薯,番茄,胡萝卜,黑木耳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平时要有一个好的生活方式,不要有太多的情绪波动,要有规律的睡觉,要有规律的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同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同时还要注意身体的健康状况节。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缺血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原则,应积极处理。
2、药物治疗。
3、介入治疗方式。
4、外科冠脉搭桥手术。
在这过程中需要对冠心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与分析。一般仍以药物为主,药物治疗以抗血小板为主,就是为了阻止血栓形成,防止冠状动脉及脑动脉血栓栓塞,减少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心肌梗死发病率,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溶栓药物等,他汀类药物和其他有关。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脏缺血的病人一般不建议献血,因为献血会导致心肌缺血,会导致血压低、胸闷、胸痛、心慌、心悸等不适症状。
献血后要做好心率和血压的监测。另外,如果出现心慌,心悸,血压过高的情况,可以服用比索洛尔、倍他等,还可以配合服用辅酶q10片、曲美他嗪片等对心肌有好处的药物,平时要多注意休息,尽量不要做太重的工作。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青年人心肌缺血通常需要做好日常护理。
一般认为心肌缺血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缺血的发病率也越来越低。青年心肌缺血,如果是轻度心肌缺血,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偶尔还会出现胸闷的症状,平时要多补充营养,适当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缓解临床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肌缺血病怎么办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是指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它能反映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以及每个血管的宽度。通常在狭窄率低于75的情况下服用一些抗血小板的药物,比如阿斯匹林、氢氯吡格雷、他汀类、血管舒张等。如果狭窄超过75%,可以考虑植入,具体要看患者的病情,或者做搭桥手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在治疗急性心肌缺血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做到低盐、低脂肪、科学的运动、减肥、戒烟、喝酒,这些都是改变生活习惯的必要因素。
第二,药物治疗,心肌血液、血氧供需失衡是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提高心肌的供氧,降低心肌的耗氧,可以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