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是否是气滞血瘀型的腰肌劳损

会员114258473 36 已回复
去年12月6、7、8三日因家事连续动气三天,一周到十天后逐渐出现腰骶部疼痛,双侧(右侧为主)骼骨上缘及外侧的刺痛灼痛感,双侧(右侧为主)腹股沟肌肉紧张痉挛神经痛以及大腿正面侧面的神经痛(不过膝),同时伴有双脚冰凉的现象。症状在几周内逐渐加重,目前感觉到最大,既未好转也未加重的程度,活动严重受限,弯腰后发软无法挺直,必须扶持物体才能缓慢行动和起坐,卧床与翻身均困难,晨起非常困难,起后为适应体重会出现剧烈的腰部板紧丶发直的疼痛及神经痛。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影哲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及大血管等并发症,甲...
指导意见:这个应该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以才会导致腿部腰部出现疼痛的现象,可以做一个核磁共振,现在口服腰痛宁胶囊治疗。
有用0
张会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常见疾病的诊治。
这个应该与生气没有关系,有没有做过腰椎间盘的CT检查
有用0
张凯 医师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肝胆外科(微创)、胃肠外科的常见疾病的诊疗。
已帮助用户: 31308
这个应该与生气没有关系,有没有做过腰椎间盘的CT检查
有用0
薛根选 副主任医师 新沂市中医院中医科 二级甲等
擅长: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主要有外周神经系统、脊...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情况有可能是腰椎疾病引起的,建议到医院拍个片子,注意积极治疗的,一定要注意避免劳动强度过大,避免久坐久站,不要剧烈运动,尽量注意睡硬板床,可以热敷按摩来改善,如果说疼痛严重,可以服用洛芬待因片,多注意休息。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可以使用药物、食物等来调理。具体分析如下:
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应该在经前、经期给予活血化瘀的治疗,比如乌鸡白凤丸、益母草颗粒等都,药物治疗只是对症治疗,应该在生活中注意保暖、不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在经期应用暖宝等都可以减轻或者避免月经不调的发生。还可以进行食疗,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避免缺铁行性贫血,多吃乌鸡、桂圆、大枣、核桃、鱼、瘦肉等补气补血的食品。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平时注意少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多吃一些瘦肉、蛋、香菇、动物内脏、牛奶、新鲜蔬菜、豆类、花生、黑芝麻和核桃等富含酪氨酸与矿物质铜、锌的食物,来补充体内的酪氨酸和酪氨酸酶的含量,促进黑色素的合成,辅助白癜风的治疗。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牛肉。
牛肉与猪肉相比脂肪含量低,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但也要避免大量使用。其实糖尿病患者肉类的选择推荐鱼肉,特别是海鲜肉。鱼类中含有非常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起到心血管保护作用。除肉类外,糖尿病患者对蔬菜类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像绿叶蔬菜含糖量非常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不大,量控制不大也可以放心。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气滞血瘀诱发月经不调的调理方法主要为活血化瘀。气滞一般在肝脏,因此需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气滞血瘀临床上有寒热之分,寒性多见,治疗时应结合暖宫药物。因此,药物治疗应以暖宫药物加疏肝解郁药物,配合脾肾双补药物,综合调理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生活上应注意保持良好情绪,进行适量运动,忌寒凉、辛辣食物。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腰肌劳损的锻炼方式有拱桥式锻炼、飞燕式锻炼等。具体如下
1.前屈后伸的动作:两脚张开,与肩同宽,两手叉在腰间,前后摆动四下。
2.腰式回旋:两脚张开,与肩宽相等,双手插腰,从快到慢,从小到大,依次作8个动作。
3.拱桥练习: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呼吸均匀,双手放在身侧,膝盖弯曲,脚跟和一侧的肩膀是支撑,其余的部分从床上抬起,保持3-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
4.飞燕姿势:仰卧在床上,以腹部为支撑点,其余部分从床上升起,手背朝后,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生育期年龄的女性出现闭经,大多数与内分泌有关系,当然,内分泌异常也有很多原因,如卵巢功能不正常、多囊卵巢综合症、闭经泌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卵巢囊肿等情况。有的是与子宫内膜损伤有关系,如宫腔粘连、流产造成子宫内膜过度损伤等。应该是内分泌异常。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