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肠梗阻的症状可简单概括为痛、胀、闭、吐,即伴有腹胀、腹痛、大便不通畅,以及出现呕吐等症状。患者出现肠梗阻的症状以后,需要诱发因素进行有效治疗,常见的原因包括蛔虫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粪块堵塞等,另外急性胰腺炎的发作也会存在肠梗阻的症状。
简单的肠梗阻,如粪块堵塞引起的,或者是轻微粘连性肠梗阻,可能经过保守治疗2-3天,大便排出来后就可以马上缓解。一定要到诊所进行正规的治疗。每个人的恢复可能不一样。
肠梗阻重要的治疗措施就是经肛门清洁灌肠,临床上灌肠最常用的就是温热肥皂水,肥皂水有润滑功能。在肛管先涂抹石蜡油,经肛门插入10cm-30cm,加约500ml左右肥皂水经肛管注入,尽量憋住肛门口,待无法憋住时再去排便,通过刺激直肠诱发小肠、结肠快速蠕动从而达到排便的目的,排便后肠梗阻就会好转,有些就会完全通畅。
产妇肠梗阻较为严重。
产妇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引起重视,避免牵扯到孩子,给孩子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伤害。患者需要要积极的禁食禁水并给予充足的高营养输液,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如果情况较为严重是,需要依据患者情况与医院的设施进行灌肠手术。另外,产妇在术后应当注意饮食规律与营养均衡,适当的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产妇还需要注意自身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防止出现细菌感染。
肠梗阻通俗的讲就是肠道不通畅,肠道存在堵塞导致食物无法正常往下排。肠梗阻的主要症状包括痛,胀,吐,闭。腹痛是肠梗阻主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阵发性疼痛,疼痛与疼痛之间都有缓解期。
一般情况下,不全性肠梗阻指的是,对于肠道阻塞的因素,没有完全把肠道堵塞,有少许大便可能会排出来,呕吐症状也不是很明显,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以及乏力。
这种肠梗阻很容易被患者所忽视,以为有粪便就是通畅,早期不会想到肠梗阻,但如果患者长期不及时处理,并且继续吃东西,久而久之有可能导致肠系膜坏死,引起急腹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