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越来越瘦,脸色发黄严重,怕冷,睡觉中

会员113023366 28岁 已回复
身体越来越瘦,脸色发黄严重,怕冷,睡觉中身体越来越瘦,脸色发黄严重,怕冷,睡觉中四肢麻木,多梦!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庆春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球后十二指肠溃疡,老...
已帮助用户: 11885
指导意见:如果既往健康,无明原因的身体消瘦,就要去全面查查体,找出消瘦的原因才是。怕冷可能寒性体质多吃点姜看看
有用0
关注
孟津娜 医师 深州市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管溃疡,难治性溃疡,老年消化...
已帮助用户: 675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情况考虑可能是肝脏的问题,或者是贫血的情况造成的,建议到医院抽血化验一下,明确病因再做针对性治疗。
有用0
关注
李晶 医师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崇德镇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肿瘤内科 、乙肝等
已帮助用户: 189294
指导意见:你好,看你说的这些症状,这时看还是应该看看中医会比较好的,这时可通过中医的辩证来对症调理,平时有一个合理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经常运动锻炼身体会好些的。请对我的回答做出评价,谢谢!
有用0
相关问答

贫血脸色发黄可以使用一些硫酸亚铁片的,并且,可以多吃一些肝脏或者是菠菜来改善。还要注意生活规律,注意增强体质来改善,得多补充各种营养,多进行运动,定期检查一下,有利于改善状况。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出现感冒、怕冷的现象,往往是感冒引起来的发烧,首先需要测量体温,如果确实出现发烧的情况,就是发烧导致的感冒、怕冷。发烧的时候由于体温调定点发生上移,为了升高体温,机体散热会减少,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也会发生收缩的现象,从而减少散热,皮肤表面的温度就会出现下降,所以会出现怕冷的症状。如果发烧的温度比较高,超过38.5度,应该使用退烧药进行治疗。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身体怕冷不会引起失眠。
身体多汗是体内的寒冷引起的,体内的寒冷不会导致失眠。体内寒冷一般是由感冒、食物、体质不当等引起的,因此患者会出现怕冷或发胖等症状。失眠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或白天工作过度所致。想要治疗失眠和寒冷,可以用中药治疗,还要注意饮食护理,多吃羊肉和牛肉等热食物。另外,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如果说存在着身体怕冷这种现象的话,很有可能是因为体质寒凉而造成的,平常的时候最好是注意做好保暖工作,不要让自己受到寒冷的刺激,另外像艾灸,泡脚,针灸之类的方法调理体质寒凉的效果都是十分不错的,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可以试试看。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孕晚期脸色发黄是正常的。怀孕期间,由于孕激素的大量分泌,会使得孕妇的色素沉淀增多,引起脸色发黄的症状。孕妇不必过于担心,一般情况下,脸色发黄在孕妇分娩结束后会逐渐好转。建议孕妇使用一些具有美白功效的天然无害的护肤品,避免吃含色素的食物,避免熬夜和过度操劳,注意休息,平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儿童面色发黄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贫血:儿童生长较快,尤其是婴幼儿期,如果不及时补充铁、维生素B12、叶酸等,会导致面色发黄、结膜苍白等营养性贫血。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红细胞低于正常值,需要注意饮食均衡,必要时补充药物;
2、胃肠道疾病:孩子面色发黄可能是由于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比如呕吐、腹泻、腹胀等,影响营养吸收,孩子面色发黄、面色生锈。这时候要注意孩子的消化功能,适当的调整饮食,可以给孩子服用益生菌或者健脾的中药;
3、其他原因:如果孩子面色发黄,也要考虑是不是其他系统的疾病,比如肝炎、肝脏损害、胆道的炎症等,这些都是导致孩子面色发黄的原因。溶血性贫血除了面色发黄、贫血外,还可能会出现皮肤、巩膜的黄染。
所以当孩子面色发黄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检查和治疗。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