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三个月了

会员112873358 36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2016年10月8日发病,嘴歪,眼睛闭不上,耶饭,中医针灸治疗,效果不佳,只恢复百分之30。怎么办?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台铭焕 副主任医师 敦化市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药物反跳性头痛,发作性睡病和猝倒症,脑血管病,短暂...
已帮助用户: 5357
指导意见: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你很年轻可以到神经外科就诊,看是否能通过手术治疗。
有用0
关注
张晓南 医师 内黄县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肺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结肠癌,乳腺癌
已帮助用户: 1025
指导意见:建议检查一下头颅核磁共振,排除一下颅内病变情况,排除一下脑梗塞等脑血管病变。
有用0
郭尔夫
擅长:中风偏瘫 面瘫 偏头痛 脑梗 脑溢血等
已帮助用户: 4
问题分析:"导致面瘫发生的原因有 1、感染:这是造成面瘫的原因之一,这种感染多见于夏季,呈区域性。造成面瘫的病因有局部感染、疟疾、猩红热、多发性颅神经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脑膜炎等都可以引起。 2、创伤性: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是面部外伤、颞骨骨折。因此,这也是属于患有面瘫的病因。3、医源性:由扁桃体切除手术、牙科治疗、乳突手术、腮腺手术等都是造成面瘫的原因。 4、特发性面瘫:特发性面瘫的病因为耳后受凉、面部受风疲劳引起。 5、中毒:这也是会导致面瘫的发生,常见的有一氧化碳和酒精中毒。 6、神经源性:造成面瘫的原因是由于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脑血管病引起。"
意见建议:面瘫不分年龄段,面瘫治疗越早越好,最好发病一周之内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就诊。尽快的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和营养神经的药物,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以结合针灸治疗,以促进面瘫尽快的恢复。 发生面瘫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好眼角膜,因为在发生面瘫后,由于患者的眼裂变大,眼角膜长期暴露在外面,很容易发生角膜的感染,为了减少角膜炎症的发生,面瘫患者,可以佩戴角膜保护镜。预防受凉,可以从平时做起。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最好不要让面部直对着电风扇,空调吹,在天气严寒的时候出门,要经常揉搓面部肌肤,按摩颈部,耳后,面部的一些重要穴位,促进血液循环。
有用0
相关问答

面瘫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具体的疾病。引起面瘫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预后与治疗也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就是急性面神经麻痹,与病毒感染有关系,会出现闭眼无力、一侧的口角歪斜,大部分预后是比较良好的,可以完全治愈。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面瘫三个月了还没有恢复是诊断不清,治疗不对症,若再延误治疗过了治疗期不能恢复会迟发缺血性神经损害导致终生性痉挛性面瘫,能否恢复要正确诊治才能早日恢复。需助做脑磁共振查明病因,正确诊治,营养神经及于兴奋激活神经才能再生修复神经。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面瘫三个月了还没有恢复是诊断不清,治疗不对症,若再延误治疗过了治疗期不能恢复会迟发缺血性神经损害导致终生性痉挛性面瘫,三个月如果都没有任何改善的话,那么再保守治疗效果就不会太好,需要去当地的公立三甲医院,选择做手术能改善的。能够去市一级或者省一级的医院,手术后需要配合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以促进恢复。还是有很大的几率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准,但是不能再往后拖了。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多数由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尤其是轻微的面瘫都可以自愈。据统计面瘫的痊愈率约为百分之八十五,但也有部分患者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的。这类不能痊愈的患者在早期常表现为耳后疼痛或疱疹,这类患者的病因多与带状疱疹感染有关。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首先要取决于面瘫的严重程度,比如轻度的面瘫,一般两个月左右基本上可以恢复正常。如果是中度的面瘫,就可能需要六个月左右才能够完全恢复。但是如果是重度的面瘫,一般可能需要两年的时间,如果两年之后仍然不能完全恢复,就会遗留一定的后遗症。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可以使用针灸治疗,加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的,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这种病没有什么遗传性,一般也不会复发的,也就是说不会遗传给肚子里的宝宝,如果现在没有任何症状,外观上看不出来,也无需治疗的。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