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病(晕动症)

会员112767001 33岁 已回复
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都坚持三四个月了,有谁知道运动病晕动症多久才能愈合,想死的心都有了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振华 主治医师 景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
已帮助用户: 27577
指导意见:您好 根据您提供的资料 青年男性 晕动症 和神经调节有关 建议神经内科就诊 进一步查颈椎平片 经颅多普勒 监测血压 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有用0
关注
单硕 主治医师 深州市魏家桥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一级
擅长:面神经炎,漏肩风,腰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肥...
已帮助用户: 73269
指导意见:根据症状患者应该是脑部供血不足,脑髓失去营养,因此头晕,恶心,建议给于补气血,养血清脑药物如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并给于扩张脑血管药物如西比灵胶囊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运动够促进肠胃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和吸收,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的提高,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但是锻炼要分阶段进行,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按摩腹部:取平躺姿势,用右手掌顺时针按摩腹部。
2、慢跑:不要空腹或餐后马上跑步,最好在餐后2个小时后再跑步,跑步时尽量选择腹部呼吸,跑步完后不要马上喝水和食物,避免出现肠胃不适。
3、仰卧起坐:能够锻炼出强健的腹肌,燃烧腹部过多的脂肪,同时还能促进消化,改善肠胃问题,如腹部胀气、胃胀、便秘等。
4、抬腿:身体平卧,屈膝,以髋关节为支撑点,上身和脚尖向上,形成一个“V”字形。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孕期初期可以做一些有节拍的有氧运动,比如瑜伽、健身操、散步等,如果是喜欢游泳的孕妇也可以做,但是要注意周围的卫生。
即使是在妊娠的中期,即4-7个月,此时患者身体中的胎盘已成型,孕妇的身体状况比较稳定,可以适当的进行锻炼。8个月之后,胎儿会越来越大,所以要避免过度劳累,要适当的减少运动。

张露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一般情况下,剖腹产是指剖宫产,在做完剖宫产后24小时候能够下床进行适当的运动。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患者在起床前要做好运动,可以用双手支撑床腿上床,让肠道功能得到改善,24个小时后拔除尿管就可以下床适当运动,这样有助于肠道功能的修复,也有助于加快母乳哺育。肠道功能排出以后,可以防止肠道粘连,肠梗阻等严重的并发症,促进恶露的排出,促进子宫的愈合,同时还可以加快排泄。在42个小时,子宫、内生殖系统等各脏器都会慢慢的回复到正常的情况。

张露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儿异常,双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以及妇科恶性肿瘤。

人体在发烧的时候是不能运动的。因为人体在发烧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高新陈代谢的过程,温度越高,呼吸越快,心跳也就越快。此时锻炼,对心脏的负荷将会很大。此外,在高烧的时候,人体的体质是非常脆弱的,在运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比如摔伤、摔倒等。此外,剧烈的运动还会导致心律不齐,甚至有猝死的危险。所以不能在高烧的时候进行锻炼,还要告诉病人在发烧的时候要注意多休息,适当的喝水,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一般运动都不可以降低血压。
运动并不能降低血压,因为过度运动会引起交感神经亢进,从而产生反射性的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期锻炼来减轻体重,有可能降低血压。这是由于身体重量下降,降低了心脏的负担,从而减轻了血压。平时要避免吃一些高盐、高脂肪、高糖份的食物,尽量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的东西,以免造成肥胖。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避免血压上升。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可以做运动。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推荐进行有氧锻炼,这种有氧锻炼,如跳舞、散步等,激烈的项目,如长跑、马拉松等不适合高血压患者。由于这类患者在短时间内血管压力骤然增高,这对高血压患者不利,因此建议还是平缓些有氧为宜。适当运动可以控制体重,改善血管的弹性,对控制血压有很好的帮助,此外高血压患者还要规律服用降血压药物控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