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不稳定

会员112504102 79岁 已回复
2011年阜外您给做的手术,术后长期服用安博诺,倍他乐克,华法林。一直很好,最近几天上臂发麻,血压200。在当地入院,好转。但测抗凝1.49。加量4分之一(之前一直一片,测值2.0左右)。加量三天测值3.01。望魏主任百忙之中求解。病案号759770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林良兜 主治医师 广州421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喘嗽,口腔溃疡,营养缺铁性贫血...
已帮助用户: 23790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提供情况,考虑血压高引起的一系列不适,需要规范降压药物治疗,需要就诊心内科医生开药调理,多注意休息及清淡营养饮食,不要熬夜、劳累,不要吃辛辣肥甘厚腻食物。建议配合医生调理,有利于身体健康。请评价一下我的回答与建议,谢谢!
有用0
关注
郭凤祥 主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三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内分泌等相关内科疾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59564
指导意见:老年男性,根据你药物治疗可能是心脏瓣膜疾患瓣膜置换术可能,需要抗凝药物治疗如华法林,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在2-3之间,预防血栓形成,目前控制很好,安博诺倍他乐克控制心室率及心脏重建治疗,血压200mmHg高血压3级极高危,需要联合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控制血压达标,请在心血管内科医生指导下诊断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初发房颤病人需不需要抗凝取决于病人血栓卒中危险,需采用chads-vasc评分系统,通常根据病人年龄、性别因素、有无心功能不全、有无外周动脉硬化及其他血管疾病、既往有无脑卒中病史、有无并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做出判断。
如果是2分以上,则血栓风险较大,应该及时进行抗凝治疗;对于已经发生了静脉栓塞或者动脉栓塞的患者来说,其凝血功能异常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需要抗凝;而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而言,其凝血功能障碍并不是引起出血性梗死的重要因素,则不需要抗凝。如血栓评在0分及1分时,血栓形成的风险低,可根据情况暂时不抗凝。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患有房颤的患者可以选择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华法林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华法林的抗血栓效果比较好,达到60%-70%的效果,对于还没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一般都可以使用。房颤是由于心房失去有效收缩而导致血液淤积在心房内,从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血液循环流向全身不同部位,造成不同部位栓塞,严重时可导致脑梗塞,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议房颤患者尽早使用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方法请按药品说明或到正规医院按医嘱服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房颤并发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很高,最常见的体循环栓塞就是脑栓塞,俗称中风,栓子来自左心房,主要集中在左心耳,因为血流受阻,心房失去了收缩力,很容易形成血栓。持续性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栓具有一定的致死率和致残,所以房颤患者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对于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需要根据评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凝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抗凝治疗是指应用抗凝血药物,使血液在血管内以及血管外部已凝结成血栓的治疗。常见的使用抗凝药物治疗的疾病有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急性心肌梗死,持续性心房颤动等。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肺栓塞的抗凝治疗一般需要3~6个月。具体时间也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肺栓塞主要是一种急症,结合肺栓塞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溶栓或者抗凝治疗。通过抗凝治疗,主要是对肺血栓塞的最基本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预防血栓复发,能够很好的发挥兼容机制,为溶解血栓提供很好的条件,比较常见的药物有华法林、低分子肝素。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心跳不稳定是可能是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导致的。
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迅速的房扑室性心动过速等。窦性心动过速主要是由于运动后出现发热、贫血、甲亢等因素所致,导致房性心动过速,而导致房颤房扑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甲亢等。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