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的治疗

会员111054437 27岁 已回复
让我做核磁共振,看看有没有肿瘤什么的,就是肚里咕噜,没别的症状现在,大便有点拉稀,偶尔一次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颜志清 医师 景德镇市中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25381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个最好还是检查清楚明确具体情况。
有用0
关注
常云艳 护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开放性脑外伤,烧伤
已帮助用户: 26864
指导意见: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做一个胃肠造影,以及大便常规的检查,帮助初步判断病情,再选择下一步的检查治疗办法。
有用0
关注
刘风刚 主治医师 肥城矿业集团大封社区医院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粉碎性骨折,腱鞘囊炎,脊椎炎骨...
已帮助用户: 33935
指导意见:根据你的描述的情况,你现在的情况一般是因为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肠蠕动增强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注意休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饮食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主,可以口服肠炎宁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到正规医院普外科就诊,明确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治疗。
有用0
王亚飞 医师 儿科
擅长:各种血管瘤、肝血管瘤、疑难血管瘤等。皮肤综合、小儿...
已帮助用户: 7
问题分析:血管瘤实际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畸形,介于错构瘤和真性肿瘤两者之间,毛细血管瘤是其中类型之一。起因尚不明确,据研究表明大概与家族史有关,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血管瘤患者中家族史患者占10%.血管瘤组织中可测出较高水平的雌激素受体,说明雌激素在血管瘤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所以血管瘤患者中女孩患病率高于男孩。
意见建议: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血管的管径随之增粗,范围越来越广、深度越来越深导致治疗的难度越来越大,愈后也相对越差。所以血管瘤这种疾病一定要在早期及时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吃中药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控制疾病防止恶化,但需要长期服用,能否治愈疾病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决定,目前治疗囊肿还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手术切除治疗等,建议及时去医院做B超、CT等检查确诊,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治疗。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胰腺囊肿分为真性胰腺囊肿和假性胰腺囊肿,假性胰腺囊肿不需要治疗会自行消失,但真性胰腺囊肿是不会自己消失的,需要治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治疗:第一种,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胰腺囊肿的首选方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可以做胰腺彩超检查,CT检查,或上腹部增强CT检查等。基本上可以确诊胰腺是否有囊肿。如果有不适症状。可以到正规三甲以上医院普外科检查。除了上述检查之外,还可以做血尿,淀粉酶检查等。明确诊断,对症治疗,生活中注意调养。如果疼痛比较明显,可以禁食水。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囊性肿瘤,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肿瘤,胆管癌,腹膜后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结石,脾脏病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别是腹腔镜微创手术。

胰腺囊肿包括真性囊肿、假性囊肿和囊性肿瘤,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由于囊肿压迫、囊腔内和胰管高压,患者可出现腹痛、消化系统症状、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因为胰腺实质的病变,可出现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真性囊肿包括先天性单纯囊肿、多囊病、皮样囊肿、潴留囊肿等,囊肿内壁覆有上皮。囊性肿瘤有囊性腺瘤和囊性癌。假性囊肿的囊壁为纤维组织构成,不覆有上皮组织,临床上胰腺囊肿以假性囊肿最多见。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胰腺囊肿可引起糖尿病。
其次胰腺囊肿必要时用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可导致胰岛细胞损伤。胰岛细胞受损后,胰岛素缺乏会导致糖尿病。现在如果没事了,但是很容易重复。如果胰腺囊肿很小,也没关系,不会有临床症状。如果囊肿较大,会引起高血糖。较大的囊肿需要在手术进行切除治疗,手术后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这属于继发性糖尿病,不需要长期治疗。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胰腺炎后出现胰腺囊肿,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手术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等方法缓解相关症状。
1.使用药物:如果胰腺炎后出现胰腺囊肿,可以服用抗炎药物控制病情,如阿莫西林片、头孢地尼片等。
2.手术治疗:囊肿的体积增大或继发感染,则需要进行手术引流,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3.改善生活习惯: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