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力就滴血

会员110687993 25岁 已回复
可能有痔疮,现在出现拉稀,拉水,想上厕所的时候会肚子疼,上完厕所就好,今天上厕所时感觉有怪味,不臭。从小就有每天早上醒来上厕所的习惯很急,大便不成形,偶尔成型也是好几天没上厕所时才会出现。面黄。瘦,医生说脾胃不好,最近在吃参苓健脾胃颗粒。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邓秋生 主任医师 湖南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直肠炎,肛窦炎,肛门脓肿,大...
已帮助用户: 52856
指导意见:你好!你说的这种情况到底有没有痔疮还不好肯定。但是痔疮一般不腹泻而是便秘比较多。所以有必要建议你去看看医生做一些必要的临床检查以明确诊断方便治疗。
有用0
关注
鲍建朝 主治医师 雄县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普通内科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慢性支气...
已帮助用户: 94486
问题分析:可能是急性肠炎引起的腹痛、腹泻、乏力等症状,多由食物诱发。
意见建议: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食物和油腻食物,多喝水避免脱水,可口服氧氟沙星和肠炎宁治疗。
有用0
赵丙超 医师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 三级
擅长:胃肠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39047
鲜血便考虑痔疮出血,治疗便秘才能改善痔疮出血,建议服用麻仁丸通便,大便后温水坐浴补充清洁干燥
有用0
何红艳 医师 外科
擅长:擅长将手术、中医药调理、心理疏导相结合,为病患量身...
问题分析:痔疮大便出血的症状 大便出血的量比较少,常常和粪便混合,呈脓血养虎仔脓血黏液样便,颜色鲜红,大便次数频繁。有里急后重感以及左下腹压痛,伴有腹痛、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等等症状。
意见建议:需要注意的事项: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锻炼也越来也少了,抵抗力就变弱了,很多的疾病就乘虚而入了,适当的锻炼可以减低静脉压,加强心脑血管系统的机能。
有用0
相关问答

建议进行超声方面的检查,这样看也可先用上消炎药物治疗看看效果也行,平时要多喝水,多通风保持乐观心情,饮食上要清淡些,不要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多注意休息,这样恢复得会很快的。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通常用二次血来测量手指的微量葡萄糖。
这是由于检测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用75%的乙醇来进行杀菌,所以在酒精的作用下,难免会有残余。如果把血液中的剩余的血液和血液中的剩余的血液进行比较,那么测量出来的结果就是血糖稍微有点偏。因此,在临床上,通常都是先用一滴血,再用一次血来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通常测量二次血的结果是比较精确和可信的。上述治疗方法只作为一个参考,需要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检测。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第一滴血经过消毒、穿刺等操作,很容易造成血细胞的破坏。血糖检查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但是要注意,指尖血采集的是混合血,血糖波动比较大,不能像静脉血一样准确。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多喝温水、多休息,多吃鸡蛋、牛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不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多出门进行散步、打太极等体育锻炼。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一般月经周期前后相差一周基本正常,在经期来潮的第一天通常血量较少,这样还不能排除早孕的可能。建议结合采血检查,查看HCG水平是否增高。平时不要吃辛辣的带刺激性的食物。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不洗手的情况下应避免接触含糖物质或受压力,并且使用第二滴血。血糖处于10~20mmol/L时,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糖值无明显差别,而当血糖值较低和较高时,结果会出现偏差。在血糖值不太高的情况下(20mmol/L),第二滴血测定值更为可信。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一般情况下,一滴血不能查出血栓带,具体内容如下:
不能用一滴血检测到血栓的,如果D二聚体水平增高,说明患者有血栓的危险。要查血栓,首先要从患者的表现中推测出患者有哪些病症,在进行相应的检查,例如头颅ct,B超,凝血,头部ct,观察脑组织的低密度影,B超,B超,观察是否存在血管中的血流充盈缺损,同时结合D二聚体等凝血检查,综合考虑是否存在血栓。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