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

匿名 8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1.房间隔小缺损,房间隔中部卵圆孔位置连续性中断,回声失落约3-4mm,彩超于房间隔中断处收缩期可见左向右红色过隔血流束,测得最大分流约122CM/S;室间隔连续;左室壁不增厚,静息状态下各节段室壁运动未见明显异常。
2.轻微肺动脉瓣返流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许恒参 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老年人脑栓塞,脑血栓后遗症
已帮助用户: 30363
指导意见:现在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没有完全生长愈合,已经八岁,需要适当的进行手术修补。
有用0
肖德俊 主管技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临床医学检验。
已帮助用户: 1718
做平时有没有临床症状,如果还好可以观察,有症状建议手术,可以微创
有用0
关注
黄培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原贮积病Ⅱ型,糖原贮积病Ⅰ型,...
已帮助用户: 157701
问题分析:像你这个情况的话,一般是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的,而且是属于微创手术。
意见建议:目前这个情况来看的话,还是有点严重的,所以最好是及时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室间隔缺损是否能自行愈合,与儿童的年龄有一定关系。
3岁以前可自行愈合率高,十岁以前自行愈合率为0.8%,超过15岁时,自行愈合率非常低,可忽略不计。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修补手术,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需要终生随访,以判断其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对3岁前的文字,如室间隔缺损较小时,可观察室间隔缺损愈合情况的经常性复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发生存在室间隔缺损,能长得不错的大有人在,但是有不少病人也长不了。
室间隔缺损从病理生理上讲,因为左心室压力比较高,而右心室压力相对偏低,所以,当存在室间隔缺损时,心脏会发生从左室向右室的血液分流一般要是到了十来岁才长出来,建议去医院手术修补。另外对于患有冠心病的人群来说,应该多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平常的生活作息要讲究规律,以免受凉,发生恶化,还需要适当的运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室间隔缺损通常是先天发育造成的。
在胎儿期发育不全可能会导致室间隔缺损,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到了20%。如果进行了积极的治疗,并且对某些事间隔缺损不严重的病人,其预后也会更好,不会对生命和生活造成任何的影响,平时要多注意劳逸结合。此外,若母亲遭受感染或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胎儿室间隔组成部分的发育不良或发育障碍,形成室间隔缺损。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室壁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室壁缺损是将两个心房的中间部位分开,也就是心房的一种缺陷。可以说是心里面有一个“洞”,还没有愈合。当室壁缺损较大时,心脏必须提高心肌的收缩力,使其输送到身体各处。一般情况下,室壁缺损是没有什么不适的。有的患者出现室性心肌缺陷,也会出现其他的心脏异常。患有室壁缺损,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在室性缺损中,心房间隔缺损一般为1~3cm。在5mm以下的病人,其心房及室壁的血流很少,并且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室间隔缺损3mm不严重。
如果在新生儿期出现室间隔缺损3mm的情况,通常在10年以前就能自动闭合。室间隔缺损3mm一般都有很好的预后,正常生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室间缺损比较严重,则有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对于室性心肌缺损的修复,可以采用自己的心包填充物进行修复。根据缺损的部位,可以分为流入道、室间隔肌部、流出道三种。
如果是在流道跟室缺,可以通过自己的心包修复,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心脏来修复,并且可以很好的溶解在自己的身体里。肌腔缺损不能做心包扎,因为心肌腔缺损在肌间隙内,很难通过简单的心包修复,因为室缺的周围很模糊,周围都是肌肉小梁,一次缝合就会出现瘘口,再做一个小的口子。可以选择微创缝合术。可以采用嵌合疗法,配合缝合和外科技术来修复室间缺损。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