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与低钠、多饮多尿,神经中枢或内分泌?

会员108066094 68岁 已回复
病人有多饮,多尿,夜尿多严重症状数月,自2016年7月15号查出低钠120左右,出现厌食,乏力,眩晕,嗜睡症状。9月5号出现右手发颤,头不自主摇动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发烧37.6-38.5度之间,但自己没有任何感冒症状,意识也一直很好,期间吃退烧药没有作用。五天后,9月9号晚突然高烧39.5以上,住院后检查肺CT确诊肺炎,但药物治疗一天后高烧不退,9月10号晚上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呼吸衰竭,抢救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至今已经23天,现在在山东济南千佛山医院,仍然发烧,用呼吸机,肺部考虑有真菌感染,白细胞现在正常,脑脊液、血培养、CT、胃镜等检查都没有大问题。医生现在结合病人的现状和发病以前的低钠血症、多饮多尿、发热、厌食乏力、头晕嗜睡等症状考虑是否垂体,神经中枢,内分泌异常导致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荣 医师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传染科 三级乙等
擅长:感染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19692
你好排除了血糖高的原因,据你的描述内分泌系统的可能性较大
有用0
关注
徐岩鹏 医师 东营市河口区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腰,网络成瘾,颈源性...
已帮助用户: 42047
指导意见:如果考虑是垂体部的纤维腺瘤,或者等其他情况,做磁共振检查还是可以确诊的,不过目前最主要的是要控制病人肺部的感染。
有用0
相关问答

尿频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加。(正常人白天平均3-4次排尿、夜晚平均1—2次),病因(一)内分泌系疾病,尿崩症:烦渴、多饮、多尿、尿频、全身失水,日久可出现精神症状、头痛、虚弱等糖尿病:尿频,伴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泌尿系疾病肾脏病:如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多囊肾等,尿频且多伴有尿急、尿痛(或有血尿)、腰痛、低热、乏力等症状。

李明副主任医师外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多饮多尿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根据以下情况做出判断:
1、在多喝多尿的同时,加上减肥多吃,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糖尿病。
2、在多饮多尿的同时,伴有心慌、多汗、怕热、亢进、体重减轻,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抗体轻度升高,这是甲亢引起的。甲亢的病因也很多,需要进一步详细调查。
3、多喝多尿的同时,检查一下尿液比重。如果尿液比重低于正常值,可能是中枢性或其余引起的尿崩症。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升高,不能在体内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过后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会导致渗透性利尿和多尿的形成。
糖尿病可能由血糖浓度升高引起。不能在体内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过后,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就会导致渗透性利尿和多尿症的形成。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产生的尿液也就越多。因为多尿时失水过多,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使患者出现烦渴、烦渴,喝水的次数和频率会明显增加。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多饮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尿中糖分排泄增多引起的。
正常血糖经肾小球过滤后,会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入血,葡萄糖不会出现在尿液中;但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过高,超过了肾小管能吸收的葡萄糖的上限,所以会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随着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增加,尿液的渗透压也会增加,更多的水随葡萄糖排出体外,表现为多尿症;当尿液排泄量增加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表现为烦渴;如果高血糖得不到纠正,多尿多饮可形成恶性循环。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孩子喝水多之后小便太多是正常的。如无其孩子不适症状,不需治疗。但是如果有其孩子不适的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去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平时饮食上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不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零食。保持局部卫生。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随着血糖浓度的提高,排出的尿糖尿量会增加。
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在体内不能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过滤后,不会完全被肾小球吸收,从而导致渗透性利尿和多尿的形成。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多尿期脱水太多,细胞内发生脱水,刺激口渴中枢。患者口渴、口渴、喝水的次数和频率明显增加。由于大量尿糖流失,身体仍将处于半饥饿状态。能源短缺需要补充。暴饮暴食,会导致食量增加。另一方面,高血糖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患者容易饥饿和暴饮暴食。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