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射频消融术

会员106326560 59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本人因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5年,本月2号做了射频消融术,现术后已半个月,术后每天偶尔会发生心跳过快跳动的现象,从20多次到现在的5次左右,这样的症状属于术后后遗症吗?一般多长时间可以户外散步或上班工作。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程丽春 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已帮助用户: 22175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建议你口服倍他乐克及辅酶Q10营养心肌,一个月后再上班。
有用0
关注
赵小婷 主治医师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内科 三级乙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腹泻、胃炎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4701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的病情描述,现在有心悸症状,不能说完全是术后的后遗症,也有可能是复发。
有用0
关注
张洪成 医师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12409
指导意见:您好,依据您所描述的情况,考虑存在心律失常情况。建议,应到医院心内科就诊,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具体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清淡易消化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生冷油腻食物。
有用0
关注
张连爱 曲周县中医院中医科 二级甲等
擅长:产后发热
已帮助用户: 17976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说的症状和治疗,病情有些好转,建议要注意休息,结合身体状况适当的进行锻炼,不要过急,一般三个月左右,祝你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通常是通过透视仪来准确定位颈部突出的椎间盘,然后通过输出超高频的电磁波,将局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加热,从而导致局部的椎间盘组织发生热凝结、蒸发,从而导致椎间盘髓核消融、萎缩,从而消除椎间盘对颈髓和颈神经根的压力。
患者的恢复速度也很快,这是一种很小的手术,很快就能缓解神经根的疼痛和麻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脏射频消融术由于导管在心腔内操作,仍具有一定风险,但风险较低,严重并发症较少发生。心脏射频消融术较严重并发症为心脏压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左心房食管瘘。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等特点,是一种介入治疗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于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早搏、特发性室速等有较好疗效。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室上速射频消融术需在患者颈静脉处进行穿刺,并放入10级标测电极,在股静脉或股动脉处放入四级消融电极。然后给予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寻找环路形成的原因。之后用低温消融的办法消掉环路即可。具体分析如下: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速的一种微创方法,从临床上来看,目前成功率很高,且手术操作过程很简单,患者住院时间短,无需继续口服药物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射频消融是近十年来在心脏外科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它可以用来处理包括阵发性、室上性的心动过速、预激伴房颤、预激伴心动过速等,以及心肌肥厚的消融。如果有阵发性的心动过速,也就是室上性的心动过速,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射频消融,这是一种先天性的心源性旁道,不过旁道的起病时机并不明确。如果病人有心慌、心跳、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的心电图进行心电图的检测。如果患者出现室上性的心动过速、旁道有预激伴房颤、室上速等症状时,可以采用射频消融来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射频消融手术用于治疗心房纤颤,一般情况下并不加重房颤,发生此种病症,患者不用过于担心。应积极手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疗效,还要定期复查查心电图或全天候动态心电图。
如果在采取射频消融手术后,仍然有房颤的情况,考虑是手术效果不好,手术不成功导致的,建议及时采取检查,明确病因后插旗其他治疗方式,控制房颤,治疗疾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射频消融数为介入性处理,对病情有很明显的疗效。它能够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对患者体内病变组织进行快速地清除。其好处主要是不需要开刀,直接采用微创方式手术。这种方法在患者术后就可以使用了。患者在身体上没有其治疗方法带来的痛苦,风险首先为相对较低,且处理后的区域不复发。缺点就是对患者本身没有影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事项,而且身体其部分也可能出现结节之类的状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