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药可调快心律吗?

会员106058760 61岁 已回复
2006年发现心律慢时52次左右,医生说吃也行不吃也行,我也没吃,但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幔,今年我61岁在心宝丸情况下早晨平躺心律是42次左右站起,吃饭后心律可达五十多次。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龙军 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房颤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慢性心力衰竭
已帮助用户: 15013
指导意见: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如果有颅脑缺血等症状,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保障最低有效心律为宜
有用0
孙衍波 主治医师 桓台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三级乙等
擅长:口腔颌面外科,擅长各种颌面部骨折、肿瘤的治疗及颌面...
已帮助用户: 10949
心率低一般吃药是不管用的,如果影响生活,可以考虑安装起搏器,50多还可以
有用0
关注
徐岩鹏 医师 东营市河口区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腰,网络成瘾,颈源性...
已帮助用户: 42047
指导意见:这种情况应该首先看一下,您的心脏的潜力如何?如果运动以后心脏的心率会明显的增加,达到80到100次左右,还是说明心脏潜力较高,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心脏在运动之后没有明显增快,就需要尽早安装起搏器。
有用0
关注
侯世杰 医师 大名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肺炎,急性肾炎综合征,高血压,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
已帮助用户: 11876

意见建议:您好,要系统的检查一下,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明确目前的具体情况,在心内科大夫的指导下系统的分析诊治,制定最佳的诊治方案,先用药物保证治疗。不行再考虑起搏器。
有用0
关注
李菲菲 医师 河口区中医院中医科 二级
擅长:漏肩风,胃痛胃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头痛,落枕,颈椎...
已帮助用户: 15702
指导意见:你好,一般来说心率慢,常用的就是心宝丸。另外,可以按摩内关穴。希望能够帮助你
有用0
相关问答

心律快和喝中药有一定的关系,中药的配方复杂,部分药物可以引起心跳加速。中医中药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由此可见中药如果不能合理运用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怀孕七个月之前可以调胎位,因为怀孕七个月左右胎位就基本固定了。经产妇需要在怀孕七个半月左右固定胎位。在孕期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少吃生冷,寒凉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

周敬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白癜风,痤疮

心律失常需要根据病情来判断吃什么中药好。
如果是房性前期,可以服用稳定心丸。如果是室性期前的收缩,可以服用参松养心胶囊,也可以服用稳定心丸。如果病人有严重的房室传导障碍,可以服用一些中成的药,比如心宝打,比如心宝打,比如宁心宝。如果使用上述的中成药后,如果没有改善,可以选择服用一些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律不齐是指窦性心律不齐、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不同的心律失常所使用的药物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所需要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进行24小时全息动态心电图和心律不齐,才能判断心律不齐的类型和危险程度。根据心律失常的种类和危险程度,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倍他,心律平,可达龙,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美托洛尔、胺碘酮、普罗帕酮、利多卡因、硫酸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伊伐布雷定,伊布利特等药物都是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心律失常根据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及对心脏的影响而定,部分心律失常需要介入治疗,如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等。治疗心律失常主要取决于基础心脏病的治疗,很多器质性心脏病需要终身服药。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由专业的医生进行面诊指导。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湿疹是由脾胃滋生湿热郁结在皮肤上引起的,初期主要表现为湿热,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糜烂、渗水、瘙痒、舌红苔黄,可采取如下治疗:
1.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可选用龙胆泻肝汤配合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治疗后出现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所致。
2.治疗方法主要是健脾利湿、清热,同时服用复方黄连软膏、除湿胃苓汤等。
3.一般情况下,夜痒明显,可以吃加味逍遥丸合用解渗湿汤。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