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的行走时间和手术部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手部的腱鞘囊肿,手术后可以正常行走,但是手腕尽量不要活动,术后2-3周以后再逐步进行手部活动;膝盖和足部的腱鞘囊肿一般在2-3周后才能逐渐开始走路。腱鞘囊肿术后需要服用消炎止痛药,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腱鞘囊肿手术后复发的几率很大,建议做好护理工作。
一般骨折什么时候能走路取决于骨折的断端是否已经稳固,只有当骨折的断端稳固之后,可以支撑起一部分的身体,然后慢慢的靠着拐杖行走。这只适用于腿部骨折患者,如果患者的骨折发生在脚底,那么正常的骨折恢复至少要六个星期,小腿的骨折则要8-10个星期,膝盖处的骨折要10-12个星期,而股骨干部位的骨折患者要12个星期以上,然后才能慢慢的下地进行轻微的负重运动,至于骨盆和脊椎的断裂,则要等八个星期之后,再恢复行走。
骨折后一个半月左右能走路。
等骨折处长出了骨痂,骨头的位置也就稳定了,就可以下地活动了,过早的下床,会影响到骨折的恢复,甚至会导致骨折错位。一般来说,骨痂的生长大概要在一个半月左右,而在一个半月内,骨痂是否已经长出,还要看复检的片子,这是判断骨折处有没有骨痂生长的金标准。如果X光片上出现了明显的骨痂,可以拄着拐杖下地,但不能完全负重;如果不能及时的恢复,也要多卧床休息一段时间。
一般来说,脚部腱鞘囊肿手术,建议2-10天后伤口内出血停止能走路。
脚部腱鞘囊肿手术后如果立马走路,可能使得未愈的伤口继发出血,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因此建议出血不严重时,术后第2~3天可少量走路。如果出血量较大,建议7-10天后伤口内出血停止能走路。
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还需要注意保暖,以防着凉,不利于病情恢复。
断奶建议在宝宝一周岁至一周岁半之间进行。此时母乳已经不能提供宝宝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建议可以通过辅食来添加。断奶时应尽量避开三伏天。由于宝宝忌奶时不爱吃饭,有可能出现上火,如果此时赶上高温天气时宝宝可出现发烧,口腔溃疡等情况。建议喂宝宝多喝水,添加的辅食要多样化,以满足宝宝生长所需的营养。母亲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的服用回奶药物,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