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病,这种疾病如果没有心脏器质性病变,即使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频繁发作,患者也无需治疗,更不用吃各种抗心律失调的药物,相反,常吃抗心律失调药物,容易促发心律失常发生或加重,可以应先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切不要自行服药。
绝大多数正常健康人群的室性早搏不增加猝死的发生率,其预后是良好的。所以说,不用担心,室性早搏,会不会有什么恶性的反应,如果发现了这种症状,平时饮食上要多多注意进行清淡的饮食,不要过于油腻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习惯,早睡早起。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频发性的室性早搏,可能是心脏器官出现了异常或者身体代谢异常引起的,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从而改善心脏早搏的情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片、替格瑞洛片、吲哚布芬片等药物进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状腺片、丙硫氧嘧啶片、甲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室性早搏(vpb)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在窦性兴奋到达心室之前,心室中的某个起搏器被提前激发,导致心室去极化。正常受试者的检出率为0.8%,其中大多数为单纯性室性早搏,发作不多见。以前,这些室性早搏被认为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
不单单是不同类型的心脏病患者,就算健康人有时也会发生室性早搏,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室性早搏可能会引起患者心肌缺血、心脏衰竭以及低血钾和低血镁等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常常会有头晕的感觉,且心悸常常会使得室性早搏的患者产生焦虑的情绪。
室性早搏是由心室发出的激动造成的心脏期前收缩,而室上性早搏是由心室以上部位发出的激动造成的期前收缩。偶发早搏多不需特殊治疗,病者应避免发作的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