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肚脐也会中毒吗?

会员102441287 31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大夫您好:
我用了一个由几味中药配成的药包敷肚脐减肥,但引起了全身性较为严重的过敏,医院大夫说是药物中毒,我想问下以下哪种药会引起这种情况?这几味药哺乳期可用吗?如果有需要禁忌的,请问是哪一味?
马尾连、枸杞子、茯苓、白术、忍冬藤、大腹皮、生大黄、干荷叶、茵陈、首乌、生山楂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梁康梅 医师 药品保健品
擅长:各种妇科炎症,内科,用药咨询,用药指导,药品安全与...
已帮助用户: 3060
问题分析:您好!大腹皮还有生首乌都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的,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可能是这两种药物长期使用的结果,也可能是药物相互间作用。
意见建议:建议您最好还是停止用药,这些药物外用减肥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是会引起皮肤以及血液毒副作用,的确非常明显。
有用0
余学钊 药师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药品保健品 三级甲等
擅长:药物过敏,配伍禁忌,副作用,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
已帮助用户: 18548
指导意见:你好,一般首乌建议不要服用过多,容易导致肝肾方面的影响,哺乳期最好不要服用这些药物的。
有用0
曹喜虎 药师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药品保健品 三级
擅长:用药指导,用药咨询,指导患者安全,药品安全与风险管...
已帮助用户: 7032
指导意见:大黄泻下药性强,生首乌是有毒的,要混合在一起并不能分出是哪一味药导致的过敏
有用0
相关问答

外敷中药过敏一般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日常护理。
1.药物治疗:外敷中药过敏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红斑、皮肤发炎等症状,此时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服用氯雷他定胶囊、盐酸西替利嗪片、防风通神丹等药物进行治疗。
2.日常护理:平时要多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不要多吃辛辣和油腻的东西,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适当锻炼身体,同时远离过敏原,以免加重过敏反应。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一般可以用透骨草、伸筋草等中药,外敷治疗骨折,并且通过熏蒸、沐浴等方式帮助缓解骨折的疼痛,减少炎症物质的积累,从而加快骨折的愈合。可以口服红花等,外用外用的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加快骨折部的血流,从而加快骨折的愈合。
而骨折的中成药一般可以外用云南白药、金罗汉等,能够起到舒筋散寒、止痛、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骨折的外敷药可以起到止痛散淤的作用,同时患者也可以在骨折的时候应用外敷药物。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肿瘤不管是中药外敷,还是其他的治疗方式,都不能百分之百地消失,肿瘤是一个慢性病,需要长期防控。想通过单独外敷的散结的中药来让它消失的话,难度是相对比较大的。建议要中西医结合,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式。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一般情况下,中药中毒不会自然好
中药中毒可能是过量使用有毒药物,比如轻丹、红粉等,这些药物需要严格把握剂量,一般不会自然好。如果服用变质中药,就是熬好的中药没有及时喝,导致变质,这种情况不会自然好。如果过量使用部分中药,比如附子、半夏等,容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通常不会自然好。建议患者出现此类情况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一般情况下,口服中药中毒,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多喝白开水,24小时后即可通过代谢排除。
如果中毒情况严重,出现嗜睡、乏力、头晕、呕吐、腹泻等情况,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一般三天左右症状就会得到改善。
如果是对症治疗,一般不会出现中药中毒现象,建议口服中药时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或药店购买,由专业人士指导服用。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中药外敷减肥,有些长期坚持的减肥患者,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中药外敷主要是将中药外敷于穴位,通过中药的药理作用于局部的穴位起到健脾祛湿,促进脾胃的运化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