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固醇血症

匿名 24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总胆固醇534 低密度脂蛋白固醇358,请问需要吃药吗?我才24岁,很严重不?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高捷 主治医师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内科 三级乙等
擅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
已帮助用户: 24807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检查结果病情不算严重,因多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目前建议服用非诺贝特或辛伐他丁等治疗。平时适当锻炼,少吃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
有用0
石娜 护师 夏津县人民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新生儿黄疸,鹅口疮,咳嗽,湿疹,消化不良,小儿呕吐...
已帮助用户: 22083
您好,不用吃药,平时注意饮食,清淡饮食,禁食油腻食物!多运动
有用0
关注
李养允 主治医师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 三级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
已帮助用户: 1220
指导意见:您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偏高了,会有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不过现在可以饮食控制,少吃油腻高胆固醇食物,增加运动量,再复查一下看看
有用0
关注
柳佳鑫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感染
已帮助用户: 81646
问题分析:您好,你目前的情况的话主要是由于,高胆固醇,血症导致的目前的情况的,我建议您最好是通过,辛伐他汀滴丸来进行控制。
意见建议:而且平常饮食也是要注意的,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不要吃动物内脏,平常要适当运动。
有用0
关注
黄培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原贮积病Ⅱ型,糖原贮积病Ⅰ型,...
已帮助用户: 157701
问题分析:你好,高胆固醇血症,一般这个情况还是需要口服一些辛伐他丁来进行治疗。
意见建议:个严重的最好是控制一下,而且平常注意不要吃动物脂肪肝脏,鸡蛋黄,不要吃用你的食物才行。
有用0
相关问答

不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就是血浆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要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另外就是要加强运动,如果是比较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胆固醇过多会积聚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硬化和变窄,如果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积得太多,阻塞了血管,人体器官便会因为无法从血液中吸取足够的氧气和养料而坏死。常见的因胆固醇过多导致的病例有中风和冠状动脉栓塞。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头晕,头部胀痛,高血压,如果不及时调整治疗还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病症的发生,可以对症口服降血脂的药物进行调理治疗。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高胆固醇血症属于脂质代谢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它的常见症状有肥胖、或者患者的体重增加、出现高血压、头晕头痛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导致各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出现。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一般情况下,高胆固醇血症是指在血脂检测中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如果病人的甘油三酯是正常的,只有胆固醇升高。胆固醇高于6.2mmol/L即为高血脂,如果胆固醇低于5.2-6.2mmol/L,即为临界性增高。如果体内的胆固醇超过6.2mmol/L,那么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提高。如果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尽早治疗有利于身体健康。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一般情况下,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会有以下症状:
高胆固醇血症前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会有头痛、头痛、血压等表现,不进行适当的治疗还会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在进行血脂检测时,会出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等升高的情况,可以服用一些降血脂的药物,比如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等。平时要注意戒烟和不要喝酒。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